栈道萦纡如蜀路,我梦曾游定何处。
金碧楼台缥纱里,员峤方壶如是尔。
彼何人者欲问之,翩然抱琴过桥底。

【注释】

海山图二首 其一:海山,即海中之山,泛指海上的仙山。栈道,指山路。蜀路,指南方道路曲折。定处,犹此地。金碧楼台,指神仙居住的地方。缥纱,青白色的绸帛,这里比喻云彩。员峤方壶,都是传说中的仙境名。彼何人者,即“何人”二字。彼,代词。何人,谁。欲问之,想向他请教。翩然抱琴过桥底,形容仙人飘然如仙鹤飞过桥梁。

【译文】

在曲折迂回的山路上,我曾在梦中游览过那神秘的海山,不知究竟该去何处。

那海中之山云雾缭绕,神仙居住的地方有金色和碧色的楼阁,还有缥缈的纱幕遮掩的山峦。

那是什么神仙,我想向他请教,只见他飘然而至,抱着琴就从石桥上走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梦中漫游海中仙山的经历。

诗一开篇便点出所游之地为海中山,并说在曲折的山路上曾作过梦游。“蜀路”句用蜀地道路曲折来暗喻梦境中的山路曲折。而“定处”则是诗人的主观想象,暗示着梦境的不可捉摸。接着描写梦中所见:海中山峰高耸入云,山上宫殿楼阁层层叠起,琼楼玉宇间隐隐约约可见缥缈的纱帷。这缥缈的纱帷就是天上的白云,因此这里的楼台也可说是天宫。这些描写极富浪漫色彩。最后以“彼何人者”一句提出问题:究竟是谁?是仙人,还是神仙的使者?仙人抱琴经过小桥,形象活灵活现,令人神往。

此诗虽属写梦之作,却写得如此逼真生动,使人觉得它仿佛是在写实。这种虚实结合、亦真亦幻的风格在唐诗中较为少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