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多回互,四望令人迷。
过午日已暖,残雪融为泥。
路滑不可进,弱葛愁攀跻。
老幼委沟壑,不如犬与鸡。
嗷嗷同行子,手中各有携。
汲涧为饮食,架木为岩栖。
夜半三四惊,翁媪禁儿啼。
念我长病母,乱离隔东西。
【注释】
苍山:指西山。
回互:曲折。
四望:四周观望。
过午:中午。
弱葛:嫩草。
委沟壑:弃尸沟壑。
嗷嗷:哀鸣声。
同行子:一起行走的子女。
汲涧为饮食:从山涧中打水作为食物。
架木为岩栖:用木头搭建窝棚居住。
夜半三四惊,翁媪禁儿啼:半夜里突然有几次响声,老人们禁止孩子们啼哭。
念我长病母,乱离隔东西:想念我久病的母亲,在战乱中不能相见。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末明初,作者隐居在西山,时值乱世,家道中落,生计艰难。诗人以苍山、残雪等景物,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反映了当时百姓的生活状况。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切,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