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读书边,孝先谓。
师可嘲,何典记。
又不见梁州阴子春,足不肯洗恐败事。
何须向人说道理,养得疏慵性如此。
摆手便行谁家子,嵩洛之间两居士。
未尝点检形骸外,挂角羚羊心已死。
问之非渔亦非樵,人言似痴还似高。
叔夜自知不堪七,以书遂绝平生交。
一官从此束高阁,赖是天教闲处著。
时人争赋懒窠诗,我羡懒窠诗不作。
樊氏昆仲懒窠
君不见读书边,孝先谓。
注释:樊氏的兄弟二人都很懒散。
师可嘲,何典记。
注释:老师(指孔子)可以嘲笑他们吗?有什么经典的记载吗?
又不见梁州阴子春,足不肯洗恐败事。
注释:又怎么不见梁州的阴子春呢?他连脚都不敢洗,恐怕会败坏事情。
何须向人说道理,养得疏慵性如此。
注释:何必向他人诉说道理呢?他养成了疏懒的性情。
摆手便行谁家子,嵩洛之间两居士。
注释:摇动手中的拐杖就走了,那是嵩山和洛水的两位隐士。
未尝点检形骸外,挂角羚羊心已死。
注释:不曾检查自己的形骸以外的事情,好像挂角的羚羊的心已经死去。
问之非渔亦非樵,人言似痴还似高。
注释:问他什么不是打鱼也不是伐木的,人们说他似乎很痴傻,但也很高明。
叔夜自知不堪七,以书遂绝平生交。
注释:司马叔夜知道自己做不到像颜回那样好学不倦(“七”指颜回),于是断绝了与平生朋友的一切联系。
一官从此束高阁,赖是天教闲处著。
注释:一旦做了官,就要被束缚起来,幸亏有这样的机会能够闲居在山林之中。
时人争赋懒窠诗,我羡懒窠诗不作。
注释:当时的人们都写起《懒窠》这首诗,而我却羡慕懒窠诗没有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