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盘礴真画史,不待濡毛知可矣。
葛巾草服常画我,意欲置我山岩里。
虎头于今几百年,与渠谁后复谁先。
翛然蜕迹乘风去,一笑相逢喜拍肩。
跋三堂王自写真
解衣盘礴真画史,不待濡毛知可矣。
葛巾草服常画我,意欲置我山岩里。
虎头于今几百年,与渠谁后复谁先。
翛然蜕迹乘风去,一笑相逢喜拍肩。
【注释】
(1)跋:题跋。三堂:指唐人韦思恭所画的《明皇幸蜀图》。
(2)真画史:真正的绘画史。
(3)葛巾:用葛布做的头巾。草服:以草编成的服装。《汉书·东方朔传》:
“朔为太中大夫,奉使匈奴。……朔衣褐,胡人皆笑之,朔拔佩刀而割其衣。”
(4)山岩里:山间岩石之中。
(5)虎头:指五代画家荆浩,字景远,世称荆浩为“笔法受顾恺之影响的人”。
(6)翛然:超脱貌。
(7)蜕迹:蜕除形骸。这里借指隐退。
【译文】
打开衣服,像盘礴一般站立着作画,这才是真正的绘画史。
常常用葛巾、草服来描绘自己,想把我画进山间岩洞。
如今几百年了,和荆浩相比谁高谁低,谁能知道?
超脱世俗,摆脱形骸,像乘着秋风飞去一样,笑着相逢高兴地拍着对方的双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跋诗,诗人在题跋三堂王自写真时抒发自己的感慨。
第一句“解衣盘礴真画史”是说,他解开衣服坐下来作画,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画家。“盘礴”,本意指盘腿坐下,但在这里也含有从容、自如的意味。“真画史”则是指他的作品堪称历史,是真正值得后人效仿的典范。
第二句“葛巾草服常画我”是对前面一句的进一步发挥。他喜欢用葛巾、草服等朴素的装束来表现自己,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意欲置我山岩里”一样,把自己放在山岩之间,远离尘嚣。
第三句“虎头于今几百年,与渠谁后复谁先?”是说,现在虽然有几百年过去了,但他的作品却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甚至超过了历史上的著名画家荆浩。这里的“渠”是代词,指的是他。这句诗表达了他对艺术创作的自信和对历史的超越。
第四句“翛然蜕迹乘风去”则是诗人对自己创作态度的一种形象描绘。他认为自己是一只脱离了世俗束缚的鸟,乘着春风飘然而去。这是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境界。
最后一句“一笑相逢喜拍肩”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诗人认为,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只要是真正有才华的人,都会在关键时刻得到他人的赏识和认可,他们之间的相遇也会是一种喜悦和欣慰。
这首诗通过赞美自己的创作成就和艺术风格,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理解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