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华阳第几峰,又将琴剑去匆匆。
地浮云气连山白,露浴丹光入夜红。
千里音尘随断雁,百年聚散类飞蓬。
吴头楚尾关春恨,尽在莺声柳色中。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家住华阳第几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和怀念。华阳指的是古代神话中的仙境,位于华山之南,所以诗人可能居住在华山附近的某个地方。
  • “又将琴剑去匆匆”:描述了诗人准备离去的情景,琴和剑是文人常用的象征,表示诗人将带着这些代表自己身份的物品离开。
  • “地浮云气连山白,露浴丹光入夜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地上的云气连着山峦显得洁白,夜晚露水映照着阳光,使得大地呈现出红色。这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 “千里音尘随断雁,百年聚散类飞蓬”: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情感。千里之外的音信如同断了线的雁鸟一样飘荡,而人生如浮萍般聚散无常,表达了对离散命运的感慨。
  • “吴头楚尾关春恨,尽在莺声柳色中”:这两句是对春天的感慨,吴地(指吴越地区)和楚地(指楚江流域)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而这种气息也寄托了诗人对春天的哀愁。莺声和柳色都是春天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两种景物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1. 关键词注释与赏析
  • 华阳:华山以南的仙境之地,常用以象征理想或故乡。
  • 琴剑:文人的文房四宝,象征着文人的身份和文化素养。
  • 云气连山白露浴丹光入夜红: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 断雁飞蓬:借代远行的人或事,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 吴头楚尾:泛指江南一带,也是春天的象征。
  • 莺声柳色:春天的景象,莺啼声和垂柳的颜色都是春天的代表,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对春天的感怀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

结合以上分析,这首诗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和离别之感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