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题曾入百花名,长恨蒙蒙画不成。
灞岸雨馀粘穗湿,章台风暖扑人轻。
缓随流水知无力,闲度高楼似有情。
想得山斋清影里,乱和蛛网惹柴荆。

杨花

品题曾入百花名,长恨蒙蒙画不成。

灞岸雨余粘穗湿,章台风暖扑人轻。

缓随流水知无力,闲度高楼似有情。

想得山斋清影里,乱和蛛网惹柴荆。

注释:

【品题】:指对花的品种进行评价、鉴赏。

【曾入百花名】:曾经被列进“百花”的名单。

【长恨】:长久地感到遗憾,这里指的是杨花无法像其他花朵那样在画中展现其美丽的样子。

【蒙蒙】:模糊不清的样子,形容雨后的杨花飘浮在空中的景象。

【灞岸雨余】:灞桥边,因汉长安故城在今陕西西安东南,而灞河是流经那里的一条河流,所以称灞桥。后用来泛指离别之地。此处指杨花落下时沾满河岸的情景。

【粘穗湿】:指杨花落在了穗上,显得湿润。

【章台】:古地名,即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东面一带,这里代指京城长安。

【风暖】:春风和煦,温暖。

【扑人】:轻轻地拂过人的脸庞。

【缓随】:慢慢随着水流淌。

【无力】:形容杨花飘落时没有力气的样子。

【闲渡】:随意穿过。

【高楼】:高大的楼宇。

【有情】:似乎有某种情绪或意图。

【山斋】:山中的书房,也指隐居的生活。

【清影】:清澈明亮的影子。

【乱和蛛网】:(蜘蛛)把蛛网弄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杨花飘零的景象,以及它与自然、人文的关系。首句“品题曾入百花名”,表明杨花曾被人们赞美为各种花的佼佼者,但最后却因为无法画出其美丽而被遗忘。次句“长恨蒙蒙画不成”,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杨花无法被描绘成画的无奈和惋惜。第三句“灞岸雨余粘穗湿”,则通过灞桥边的雨后景象,展现了杨花飘落的生动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自然美的赞叹。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对杨花随风飘落、轻轻触面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杨花轻盈而美丽的特点。最后两句,诗人以杨花比喻自己的生活态度,表示自己虽然身处喧嚣的都市,却依然向往着宁静的山水之间,过着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杨花为载体,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