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
寺古僧徒稀,山深岚气冷。
待游未终兴,红日忽倒影。
曳杖披暝烟,长歌下前岭。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游山林寺的诗,以下是逐句释义:
- 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
- “石径”指的是石头铺成的小路,“俯云壑”表示山路向下延伸到云雾缭绕的山壑之中。这里的“俯”字用来形容道路的陡峭和深远。
- “竹林开幽境”描绘了竹林中开辟出一片宁静、幽深的景象,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开”字用来形容竹林为这片幽境带来了生机。
- 寺古僧徒稀,山深岚气冷。
- “寺院古老”意味着这个寺庙历史悠久,充满了沧桑感。“僧徒”指的是寺庙中的僧侣,“稀”表明他们数量不多。
- “山深岚气冷”描述了山峦深处的景色,雾气弥漫,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岚”是山间的云雾,“冷”则形容这种景色给人带来的感觉。
- 待游未终兴,红日忽倒影。
- “待游未终兴”意味着虽然想要继续游玩,但还没有玩完就感到有些失望或不满足。“红日”指的是太阳,“忽倒影”则是指太阳在水中的倒影忽然出现了。
- 曳杖披暝烟,长歌下前岭。
- “曳杖”指的是拄着手杖,表示行走的状态。“披”字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推开或拨开的意思,用来描述天色渐暗时的情景。
- “长歌”指的是大声唱歌,“下前岭”则是指从山岭的前面下山。这里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夜色中下山时的快乐心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山林寺庙的美丽景色和诗人游览时的心境。首联以高远的山势和幽静的竹林为背景,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环境。颔联则通过对寺院和山景的具体描绘,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气氛。颈联转折,表达了诗人在游玩过程中的感受。尾联则用简洁有力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下山时的愉悦心情。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