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仙挟我游天门,足蹑万壑云雷奔。
凌虚直上数千尺,适见混沌兮乾坤。
巨鳌左折蓬莱股,鲸波东注榑桑根。
地高俯瞰沧海日,天近仰叩清都阍。
古帝何年辟下土,九点青烟散寰宇。
翠烟孔盖此登封,盛德神功照今古。
人间瞬息三万年,七十二君何茫然。
秦皇汉武踵遗躅,镂玉坎瘗山之巅。
金宫翠陛苦不乐,遣使碧海求神仙。
羲和龙辔不稍贷,岂料海水成桑田。
试向封巾一回首,六合坱莽空云烟。
千秋谁识当时事,五松大夫知此意。
岩前长揖大夫松,数子胡乃干秦封。
高标直下鲁连节,避世不及商山翁。
雪髯雪干如屈铁,涛声瑟瑟吟悲风。
松本无心偶然耳,人情好恶多弥缝。
欲倾箕颍一瓢水,为汝净洗羞惭容。
为君解嘲君勿怒,万事转首成虚空。
帝子绛节朝丹穹,神灵婀娜群仙从。
飞仙挟我游天门,足蹑万壑云雷奔。
诗句解读:这里描绘了一位仙人带着诗人在天上飞翔,脚下踩着无数的山岳和云雾奔跑的场景。
译文:”飞仙”指仙人,”挟我”表示带着。”游天门”是指遨游于天上的门户,即天空。”足蹑万壑”指的是脚踩着无数深谷,”云雷奔”则形容这些深谷中的云雾如奔腾的雷声一般汹涌澎湃。
赏析: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与仙人一同在天空中遨游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至第六句为一组,描述诗人在泰山上的所见所感。
凌虚直上数千尺,适见混沌兮乾坤。
诗句解读:诗人站在泰山之巅,直上数千尺的高台,眼前展现的是一片混沌未分的天地景象。
译文:”凌虚”意为站在高处,”直上”表示向上攀登的程度,”数千尺”是夸张的写法,强调了诗人站得高,看得远。”混沌”和”乾坤”分别代表天地初开时的原始状态和天地分开后的秩序。
赏析:这四句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泰山之巅,俯瞰大地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欲望。
第七句至第十一句为另一组,描述诗人在泰山上的所见所感。
巨鳌左折蓬莱股,鲸波东注榑桑根。
诗句解读:巨大的鳌鱼正在扭曲蓬莱岛的大腿,鲸鱼向东注入大海,淹没了桑根。
译文:”巨鳌”指的是巨大的鳌鱼,”左折”表示弯曲、扭转的动作,”蓬莱股”是指蓬莱岛的大腿,”鲸波”指的是鲸鱼喷出的水柱,”榑桑根”则是桑树的根部,被海水淹没的意思。
赏析:这四句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叹。
第十二句至第十四句为一组,描述诗人在泰山上的所见所感。
地高俯瞰沧海日,天近仰叩清都阍。
诗句解读:从泰山之巅俯瞰,可以看到广阔的大海;仰望天空,可以感受到清新的气息。
译文:”地高”指的是站在山顶上俯瞰大地,”俯瞰”表示从高处观察、俯视。”沧海日”则是指大海中的太阳,形象地描绘了大海的景象。”天近”则是说仰望天空时,感觉天空很近,可以触摸到。”清都阍”指的是传说中的神仙宫殿,象征着神秘而神圣的地方。
赏析:这四句诗通过描绘泰山之巅的视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未来探索的渴望。
第十五句至第二十三句为一组,描述诗人在泰山上的所见所感。
古帝何年辟下土,九点青烟散寰宇。
诗句解读:古帝何时开辟了这片土地?九颗星辰化作烟雾消散在天下。
译文:”古帝”指的是古代的帝王,”何年”指的是多久之前,”辟下土”表示开辟了这片土地,”九点”是对星星数量的夸张表达,”青烟”则是指星星化作的烟雾,”散寰宇”表示遍布天下。
赏析:这四句诗通过对古代帝王开垦土地的描述,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先祖智慧的敬仰。
第二十四句至第二十八句为一组,描述诗人在泰山上的所见所感。
翠烟孔盖此登封,盛德神功照今古。
诗句解读:翠烟笼罩着孔府的大门,盛大的道德和神力照耀古今。
译文:”孔盖”指的是孔府大门上的装饰物,”登封”则是指登上泰山,”盛德”指的是崇高的道德品质,”神功”指的是神奇的力量或功绩,”照今古”则是指这些德行或功绩至今仍然照耀着古今。
赏析:这四句诗通过描述泰山与孔府的关系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第二十九句至第三十六句为一组,描述诗人在泰山上的所见所感。
人间瞬息三万年,七十二君何茫然。
诗句解读:人们的生命只在一瞬间,而七十二位君主对于这个时刻感到茫然无知。
译文:”瞬息”指的是短暂的时间,”三年万”是夸张的说法,表示人们的生命只有这么短的时间;”七十二君”指的是历史上的七十二个皇帝或者君主,”何茫然”则是对他们对此瞬间感到茫然无知的描写。
赏析:这四句诗通过比较人类生命的短暂与历史的长河,表达了诗人对人类历史的感叹和反思。
第三十一句至第四十三句为一组,描述诗人在泰山上的所见所感。
秦皇汉武踵遗躅,镂玉坎瘗山之巅。
诗句解读:秦皇汉武追随前人的脚步继续前进,他们用玉石雕刻的陵墓建在山顶。
译文:”踵遗躅”指的是跟随前人的足迹或脚步,”镂玉坎”是指用玉石雕刻的陵墓,”瘗山之巅”则是将陵墓建在山顶的意思。
赏析:这四句诗通过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描绘,展示了他们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第四十四句至第五十四句为一组,描述诗人在泰山上的所见所感。
金宫翠陛苦不乐,遣使碧海求神仙。
诗句解读:华丽的宫殿和台阶让人感到快乐却又不自在,使者们派遣船只前往碧海寻找神仙。
译文:”金宫”指的是华丽的宫殿,”翠陛”则是华丽的台阶,”苦不乐”表示虽然美好却让人感到不自在或烦恼,”使”指的是派遣的意思,”碧海”是大海的别名,”求神仙”则是寻找神仙或追求长生不老的意思。
赏析:这四句诗通过描绘华丽的宫殿和台阶以及使者们的行为,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理。
第五十五句至第六十句为一组,描述诗人在泰山上的所见所感。
羲和龙辔不稍贷,岂料海水成桑田。
诗句解读:羲和驾驭着龙车,毫不松懈地前行,却没想到海水会演变成桑田。
译文:”羲和”是神话传说中的日神,”龙辔”是驾驭龙车的缰绳,”不稍贷”表示毫不松懈的意思,”岂料海水成桑田”则是出乎诗人意料之外的自然现象,原本是海水变成了陆地,但在这里被用来比喻世事的变化无常。
赏析:这四句诗通过对羲和和龙车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无奈。
第六十一句至第七十二句为一组,描述诗人在泰山上的所见所感。
试向封巾一回首,六合坱莽空云烟。
诗句解读:诗人试着向手中的封巾(一种祭祀用品)一转身,只见四周是浩瀚的宇宙和虚无缥缈的云烟。
译文:”六合坱莽”是形容广阔的空间,”空云烟”则是形容云烟缭绕的状态。
赏析:这四句诗通过描绘诗人向手中的封巾一转身后看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广阔和人生渺小的感慨。
第七十三句至第八十二句为一组,描述诗人在泰山上的所见所感。
千秋谁识当时事,五松大夫知此意。
诗句解读:千年之后还有人能够理解当年的事情吗?只有五松大夫能理解这种意境。
译文:”千秋”指的是千年之后,”五松大夫”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这里指的是能够领悟诗人诗意的人。
赏析:这四句诗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后世是否能够理解自己诗歌意境的疑问,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作品的独特理解和珍视。
第八十三句至第九十二句为一组,描述诗人在泰山上的所见所益。
岩前长揖大夫松,数子胡乃干秦封。
高标直下鲁连节,避世不及商山翁。
雪髯雪干如屈铁,涛声瑟瑟吟悲风。
松本无心偶然耳,人情好恶多弥缝。
欲倾箕颍一瓢水,为汝净洗羞惭容。
为君解嘲君勿怒,万事转首成虚空。
帝子绛节朝丹穹,神灵婀娜群仙从。
诗句解读:岩前长揖拜向五松大夫的松树,那些年轻人为什么就敢冒犯秦始皇的封地呢?高洁的志向就像鲁仲连一样坚守自己的节操,避开世俗纷扰的生活。胡须和胡须干燥得像屈曲的铁一样坚硬,涛声犹如悲伤的哭泣一般悠扬绵长。松树原本无心生长,只是因为偶然的机会而长在那里。世间的人情冷暖复杂多变,很多时候都是人为的攀比和争斗。想要像范蠡那样倾尽所有的钱财去帮助别人度过困境,为他们洗刷过去的耻辱和羞愧。虽然被嘲笑不要生气,但万事万物最终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