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起东海,伯夷饿西山。
殷祀既革命,武王乃诛残。
如何叩马谏,英气凛莫干。
圣贤一出处,节义斯得完。
俯仰百世下,懿德两不刊。
呜呼振伦教,沉思良独难。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诗,其结构形式为五言绝句。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太公起东海(第一句),伯夷饿西山(第二句)。这两句表达了两位古代圣贤的境遇和行为。太公,即姜尚,是周文王的辅佐,帮助周朝建立;伯夷则是指孤竹国的太子伯夷,因其坚守节义而饿死于山中。

殷祀既革命,武王乃诛残(第三四句)。这里的“殷”指的是商朝,商朝被推翻后建立了周朝,这两句表明了历史的变革,周武王在推翻商纣之后对残余势力进行了清洗。

如何叩马谏,英气凛莫干(第五六句)。“叩马谏”指的是直接向君王进谏,“英气凛莫干”形容的是周武王的威武与坚定的意志。

圣贤一出处,节义斯得完(第七八句)。“出”和“处”分别指圣贤的行为和遭遇。这两句强调了圣贤始终秉持的高尚品德和正义。

俯仰百世下,懿德两不刊(第九十句)。“俯仰”意味着回顾过去与展望未来,“懿德两不刊”表示这些美德永远不会被遗忘或抹黑。

呜呼振伦教,沉思良独难(最后两句)。这里的“鸣呼”是一种感叹词,用来表达作者对历史的评价和感慨。”振伦教”可能是指振兴道德教化,而“沉思良独难”则是在深思时感受到这种努力的艰难。

注释和赏析:

  • 太公起东海,伯夷饿西山:描述了两位圣贤的命运,太公辅佐周朝,伯夷因守节而死。
  • 殷祀既革命,武王乃诛残:指出了历史的变迁,周武王结束了商朝的腐败统治,对残余势力进行清洗。
  • 如何叩马谏,英气凛莫干:反映了周武王果断坚决的性格和他不畏强权的勇气。
  • 圣贤一出处,节义斯得完:强调了圣贤们始终坚持自己的道德原则和正义感。
  • 俯仰百世下,懿德两不刊:意味着这些高尚的德行将被后世铭记,不会受到玷污。
  • 呜呼振伦教,沉思良独难: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教化的维护深感困难,但同时也体现出他对这一事业的坚持与执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