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祖起丰沛,宽仁伐强嬴。
仗剑出大泽,卓然炎运兴。
邹轲述孔道,遗言炳如星。
虞舜窃父逝,天下鸿毛轻。
太公陷鼎镬,岌岌逃馀生。
沐猴果何人,乃欲分杯羹。
吾贤重瞳子,独匪人中英。

【注释】

《感兴》共二十首,这里选的是第21首。

汉祖:指刘邦。刘邦起兵丰、沛(在今江苏徐州市西北),以宽仁之策伐强秦,统一中国。

卓然:突出的样子。

邹轲:战国时齐国人,曾游于齐、楚之间,与孔子学说相违异。

孔道:儒家学派的主张。《论语·宪问》:“子曰:‘由也!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云尔。”

虞舜:古代圣王。

太公:姜尚,字子牙,周初政治家、军事家。他因反对纣王暴政而遭囚禁在鼎镬之中。

沐猴:猕猴。喻猴子之类无知无识之徒。

分杯羹:比喻争夺利益。

重瞳子:相传古帝王生有重瞳者为“圣人”或“英主”,此借喻刘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叙述刘邦和姜太公的故事来说明“圣人”与“英雄”“贤明”与“愚蠢”的区别。

诗一开始用“汉祖起丰沛,宽仁伐强嬴。”两句描写刘邦起兵丰、沛,宽仁地消灭了强大的敌人。“仗剑出大泽,卓然炎运兴。”两句写刘邦挥剑从泽中走出,使天下炎运重新兴盛起来。“邹轲述孔道,遗言炳如星。”两句写邹阳述说儒学之道,他的言行犹如星辰般光辉灿烂。“虞舜窃父逝,天下鸿毛轻。”两句说虞舜窃取其父之位,天下人轻视他。“太公陷鼎镬,岌岌逃馀生。”两句写姜太公因反对纣王而遭囚禁在鼎镬之中,最后只保住了性命。“沐猴果何人,乃欲分杯羹。”两句写猕猴终究是什么人呢?它竟想要分一杯羹。“吾贤重瞳子,独匪人中英。”两句说只有我像重瞳那样具有贤明之才的人,才不是一般人中的庸才。

诗人运用历史典故,对刘邦进行了褒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