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意将阑天自休,频穿诘曲听钩辀。
千山欲曙微霞吐,万木含春湿翠浮。
孤塔远知城尚近,空江犹似古来流。
绕汀花落白于雪,掠地风来严似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晓晴》。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第一句:“雨意将阑天自休。”

  • 释义: 雨意即将消失,天空自然地休息了。
  • 译文: 雨意即将消散,天空自然地休息了。
  • 注释: “阑”意为“消散”。
  • 赏析: 这句表达了一种对雨天的留恋和不舍,同时也预示着天气将转晴。

第二句:“频穿诘曲听钩辀。”

  • 释义: 穿过曲折的道路,聆听车轮发出的响声。
  • 译文: 穿过蜿蜒曲折的道路,聆听车轮滚动发出的悦耳响声。
  • 注释: “诘曲”意为“曲折”,形容道路复杂。“钩辀”指车轮发出的声音。
  • 赏析: 这句展现了诗人对旅途中曲折道路的观察,以及通过声音感受到的自然之美。

第三句:“千山欲曙微霞吐。”

  • 释义: 远处的群山仿佛在清晨即将被日光照亮时,露出一抹微弱的霞光。
  • 译文: 远处的群山仿佛在黎明时分即将被阳光照亮时,露出一抹微弱的红霞。
  • 注释: “欲曙”指黎明即将来临。“微霞”即微微的晚霞或晨曦。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赞美。

第四句:“万木含春湿翠浮。”

  • 释义: 树木沐浴着春天的露水,显得生机勃勃,树叶上的水珠像翠绿的浮萍一样。
  • 译文: 树木沐浴着春天的露水,显得生机勃勃,树叶上的水珠就像绿色的浮萍一样晶莹剔透。
  • 注释: “含春”指沐浴着春天的露水。“湿翠浮”形容树叶上的水珠如同绿色浮萍般晶莹。
  • 赏析: 这句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

第五句:“孤塔远知城尚近,空江犹似古来流。”

  • 释义: 远处的孤独的佛塔让人感觉到城市就在不远处,而江面上的风似乎带着古老河流的气息。
  • 译文: 远处的孤独的佛塔让人感觉到城市就在不远处,而江面上的风似乎带着古老河流的气息。
  • 注释: “孤塔”指孤独的佛塔。“远知城尚近”意味着虽然看不见城市的全貌,但可以感受到城市的存在。“空江”指宽阔的江面,“犹似古来流”则暗示江水的古老和历史的沉淀。
  •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城市与广阔江面的遐想,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第六句:“绕汀花落白于雪,掠地风来严似秋。”

  • 释义: 环绕的小洲上的花朵纷纷落下,犹如白雪一般洁白;风吹过地面,带来凛冽的秋日气息。
  • 译文: 环绕小洲上的花朵纷纷飘落,如同白色的雪花;风吹过地面,带来了寒冷的秋日气息。
  • 注释: “绕汀”指的是环绕小洲。“白于雪”形容花朵落下的颜色如雪一般纯净。“掠地风来严似秋”描述了秋风扫过地面,带来了寒气和秋日的萧瑟。
  • 赏析: 这句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通过对花落、风声的细腻描写,传达出季节变换带来的美感和情感。

赵蕃的《晓晴》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四季变化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宋代田园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