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未动,芜菁已煌煌。
我家溪上田,百亩春风香。
春风日初晴,蜂蝶纷如狂。
霏霏适此时,翕翕理亦常。
一气畅旁礴,万汇生辉光。
盛丽自有属,锁碎岂足当。
偶出红紫先,遂擅一日场。
儿童眩目前,不复知众芳。
桃李终不言,含情待熙阳。
南山有老柏,终岁常苍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以及诗歌的表达技巧。

【注释】

桃李:桃树和李树;芜菁:一种植物;春未:春天还没有到来;煌煌:光彩耀眼的样子;我家溪上田,百亩春风香:我家在溪水边上种了一百亩地,春风一吹香气弥漫;翕翕:风势猛烈的样子;锁碎:指花的花朵;红紫先,遂擅一日场:红紫花首先盛开,于是独占一时之胜景;含情待熙阳:饱含深情等待着太阳的温暖。

【赏析】

《芜菁花》是一首咏花诗。诗中通过芜菁花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热爱之情。“桃李春未动,芜菁已煌煌。”开篇即点明季节,以桃花未开而芜菁花已开放来突出时间之迅速。接着写芜菁花的颜色鲜艳,光彩夺目。“我家溪上田,百亩春风香。”“我”家在溪水边上种了一百亩地,春风一起,香气四溢。“春风日初晴,蜂蝶纷如狂。”“蜂蝶”喻春光,也比喻诗人自己。诗人说,春风刚起时,蜜蜂蝴蝶都纷纷飞舞起来,好像狂喜的样子。这既写出了春天来临的景象,又烘托出诗人的喜悦心情。“霏霏适此时,翕翕理亦常。”“霏霏”,形容细雨蒙蒙的样子。这句的意思是:细雨刚刚洒下时,草木也随着舒展开来。这里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物描绘得有生命、有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的生气勃勃。接着写春天的到来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一气畅旁礴,万汇生辉光。”“旁礴”,同“磅礴”。这句的意思是:整个自然界充满了生机活力,万物欣欣向荣,光彩照人。“盛丽自有属,锁碎岂足当。”意思是:美好的事物自然会得到人们的喜爱,那些琐琐碎碎的东西怎么能够与之相比呢?诗人借物抒情,表明了自己要追求美好的事物的愿望。“偶出红紫先,遂擅一日场。”“红紫先”是说红紫色的花最先开放,占尽了春光。“遂擅一日场”是说这些红紫色的花朵首先占据了一天的风光。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把红紫色的花朵写得栩栩如生,富有生命力。“儿童眩目前,不复知众芳。”“眩”,迷惑。这句意思是:孩子们被眼前的红紫色花朵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其他的花卉。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方式,把红紫色的花朵与众花相比,从而强调了红紫色花朵的艳丽夺目。“桃李终不言,含情待熙阳。”最后两句的意思是:桃树和李树虽然不说话,但是它们含苞待放的样子却让人感动。“桃李终不言”,是说桃树和李树虽然不言语,但它们那种默默无闻的精神却让诗人为之动容。“含情待熙阳”意思是说桃树和李树虽然默默含着深情,但它们的这种情感却是在等待阳光的到来而得以显现的。

【答案】

译文:

桃花还未开放,芜菁花开得正旺。

我家在溪边种了一百顷地,春风一起,香气弥漫。

春风刚刚吹拂过来时,蜜蜂和蝴蝶都飞来翩翩起舞。

细雨刚刚洒落的时候,草木也舒展开身姿。

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世界,万物欣欣向荣,焕发着光彩。

美好的事物自然会得到人们的喜爱,那些琐琐碎碎的东西怎么能够与之相比呢?

红紫色的花朵最先开放,占据着一天的风光。

孩子们被眼前的红紫色花朵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其他的花卉。

桃树和李树虽然没有说话,但却默默地含着深情。

他们期待着阳光的到来,让自己的美丽展现得更加灿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