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南县北几百里,沿道苍松半枯死。
毳虫无数枝上悬,食尽青青成茧子。
雪霜不朽千年质,摧败一朝天所使。
残髯磔磔怒犹张,流膏滴滴泣未止。
顿令林壑少光色,政似鳣鲸困蝼蚁。
土人云此实旱兆,昔岁逢之旱无比。
炎风烈日势转虐,更说飞蝗西北起。
救灾无策空自嗟,谁能为挽天河洗。

译文:

七月十八日出郊外抵达昭潭,沿道观虫食松叶尽枯感而有赋

县南县北几百里,沿道苍松半枯死。

毳虫无数枝上悬,食尽青青成茧子。

雪霜不朽千年质,摧败一朝天所使。

残髯磔磔怒犹张,流膏滴滴泣未止。

顿令林壑少光色,政似鳣鲸困蝼蚁。

土人云此实旱兆,昔岁逢之旱无比。

炎风烈日势转虐,更说飞蝗西北起。

救灾无策空自嗟,谁能为挽天河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秋曲江遇雨》的序言,描述了作者在曲江遇到大雨后,看到曲江边的景色,感叹大自然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

首联“县南县北几百里,沿道苍松半枯死”描绘了作者所在位置附近的环境,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他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很长时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

颔联“毳虫无数枝上悬,食尽青青成茧子”则以生动的描写展示了昆虫们顽强的生存能力,尽管环境恶劣,它们依然能够生存下来。这也体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颈联“雪霜不朽千年质,摧败一朝天所使”,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中生命与非生命的不同态度。虽然雪霜和草木都具有不朽的品质,但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它们却无法逃脱被摧毁的命运。这种对比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类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尾联“流膏滴滴泣未止,顿令林壑少光色”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他认为大自然中的生物们虽然遭遇了灾难,但依然能够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使得山林更加美丽。这种赞美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最后两句则是作者对于自然界规律的深刻认识。他认识到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各自的生老病死的过程,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都无法逃避这一规律。这种认识既是一种哲学思考,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