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半天下,始到东海隅。
水落嶕石出,中飞两鹈鹕。
情知瑰奇产,势与险阻俱。
在夷岂必陋,虽圣犹乘桴。
吭风丹穴凤,尾雨青丘狐。
幸随任公子,不愧七尺躯。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含义来归纳文章的主旨。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泛舟东海之滨寻访梅花岭下的观音大士洞,并登上盘陀石远望日出处及东霍山,最后回到翁浦询问徐偃王旧城的情况。全篇以“奇”为主题,通过描写海隅的瑰奇景观与梅岑山观音大士洞的神奇景象,赞美了大自然的瑰奇。

“我行半天下,始到东海隅”,首联两句交代诗人泛舟东海的目的和所经之地。“半天下”指诗人游遍了天下,而“始到”说明此次行程是第一次到达东海之隅。这一句表明作者在游历过程中对所见景色的新奇和惊喜,为下文写景作了铺垫。“水落嶕石出,中飞两鹈鹕”。颔联紧承上文,点明自己游历的具体地点,写出海上奇观。“嶕石”是高耸入云的岩石,“嶕”字形容它高耸陡峭的特点;“鹈鹕”,水鸟名,这里指两只巨大的海鸟。颈联描绘了诗人登临盘陀石所看到的海中奇景:一只雄鸟从岩石间飞出,另一只则在岩下低空飞翔。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比喻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海中的奇异景物。“情知瑰奇产,势与险阻俱”,尾联两句写诗人在欣赏完这些奇特景物之后,又来到梅岑山观音大士洞,登上盘陀石,极目望去,看到日出于东方,太阳初升的景象,以及东霍山的雄伟景象。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在夷岂必陋,虽圣犹乘桴。”尾联两句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情怀。“夷”是小的意思,指偏远的地方,“陋”是简陋的意思,“乘桴”是说乘着筏子,即乘坐船只,用船代步。尾联两句的意思是:即使是在偏远的地方,也一定有美好的东西;即使圣人,也还是要借助船只才能到达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之情。

【答案】

(1)我行半天下,始到东海隅。(“半天下”、“始到”交代诗人泛舟东海的目的和所经之地)

(2)水落嶕石出,中飞两鹈鹕。

(“嶕石”是高耸入云的岩石,“嶕”字形容它高耸陡峭的特点。“鹈鹕”是大海上的猛禽,这里指两只巨大的海鸟。)

(3)情知瑰奇产,势与险阻俱。

(“瑰奇产”指自然景观中的瑰丽奇绝之物,“势与险阻俱”指这些美景都是天然形成,具有险阻的特点)

(4)在夷岂必陋,虽圣犹乘桴。

(“夷”是偏僻地方的意思,“陋”是简陋的意思,“乘桴”是指凭借船来渡过江河或湖泊。尾联两句的意思是:即便是偏僻荒凉的地方,也有美好的事物;即使圣人,也要依靠船才能到达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界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