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何惨澹,南土剧萧骚。
往往隳战斗,于焉出英髦。
为君竟如寄,立国已不高。
家供敌人赂,岁奉使客艘。
乾坤忽掀簸,城郭皆动摇。
狡兔手可撄,长蛇心更饕。
精荧金锁甲,翕赩橘红袍。
厉矛终抉腕,投鞭遽填壕。
云何大兵压,尚谓和议牢。
白波横天险,清野卷地毛。
将营皂林斫,军舰采石鏖。
大星遽崩殒,沧海争遁逃。
向非斯人在,久矣凄烟蒿。
龙虎空野竞,狐狸遂寒嗥。
信史犹未著,奇功果谁褒。
因之怀旧迹,一吊楚江皋。
【注释】:
东都:洛阳,指北宋都城。
南土剧萧骚:南方一带战火纷扰。
隳(huī)战斗:战败。
英髦(máo):英俊的少年。
君:指刘锜,宋将。
为君竟如寄:为国家效力就像寄居他乡。
立国已不高:国家已经衰败。
家供:家中供奉。敌人赂:向敌方献纳贿赂。
岁奉使客艘:每年供给使节的船只。艘,一船,泛指船只。
乾坤忽掀簸:天地间忽然掀翻簸动。
城郭皆动摇:城池都摇晃起来。
狡兔手可撄(yīng):小兔子可以用手捉拿。
长蛇心更饕(tāo):像长长的蛇一样贪婪。
精荧金锁甲:金光闪闪的铠甲。
翕赩橘红袍:橘红色的战袍。
厉:磨快。
投鞭遽填壕:挥舞着长鞭迅速填满壕沟。
云何大兵压:为什么有大军压过来。
尚谓和议牢:仍然认为和局牢固。
白波横天险:白色的波浪从天而降,冲垮了天险。
清野卷地毛:把田野上的草木都刮得干干净净。
将营皂林斫(zhuó):在皂林地区扎营。
采石鏖(áo):在采石一带激战。鏖,同“戈”,古兵器名。
大星遽崩殒(yǔn):一颗星星突然坠落。大星,指流星。
沧海争遁逃:海水也竞相逃跑。
向非斯人在:如果不是这个人在这里,那么久已令人凄怆的蒿草又该生长了。
龙虎空野竞:龙虎在空中争斗,原是神话中的事物,此处比喻战乱。
狐狸遂寒嗥(háo):狐狸因寒冷而哀嚎。嗥,兽类长声啼叫。
信史犹未著:史书上还没有记载。
奇功果谁褒:这样的奇功应该由谁来歌颂呢?
因之怀旧迹:于是怀念起旧地的遗迹。
一吊楚江皋(gāo):只凭吊楚江边的遗迹。吊,凭吊、凭吊故地。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南宋将领刘锜在皂角林与敌军作战胜利后,感慨当时宋朝的衰弱以及自身命运的一首诗。全诗以刘锜的战绩为主线,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以及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首句“东都何惨澹”,点明了当时的京城洛阳已经残破不堪。接着用“南土剧萧骚”表达了南方地区的战乱频繁,形势非常严峻。“往往隳战斗”则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惨烈景象,许多将士英勇奋战,却无法改变局势。“于焉出英髦”则是说在这样的背景下,涌现出了一批英勇善战的将领,其中就包括刘锜。然而,这些将领的命运却并不乐观。
诗人通过对比来表现战争的残酷。他用“为君竟如寄”来表达刘锜为国家效力如同寄居在他乡一般,而“立国已不高”则表明国家的根基已经动摇。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战乱时期国家状况的忧虑,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无奈和悲哀。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绘战场上的景象。他用“家供敌人赂”、“岁奉使客艘”等词语来表现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和负担。而“乾坤忽掀簸”、“城郭皆动摇”等意象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对整个国家的影响。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伤害的深深忧虑。
尽管战乱不断,但诗人并没有完全绝望。他用“狡兔手可撄”和“长蛇心更饕”来形容战争中的敌人贪婪无厌,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英勇善战将士们的赞扬。最后一句“信史犹未著,奇功果谁褒”更是直接指出了历史对这场战争的记载不足,而真正的英雄却无人能颂扬。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以及对历史真相的追求。
在诗的结尾部分,诗人再次回到对过去的追忆。他用“向非斯人在,久矣凄烟蒿”来表达如果没有刘锜这样的英雄人物出现,那么这个国家早就被战争所吞噬了。同时,他也用“龙虎空野竞”、“狐狸遂寒嗥”等意象来表达战争结束后的荒凉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刘锜的赞美、对战争的描写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它不仅仅是一首咏史之作,更是一首充满哲理性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