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者本西域,蒲萄亦西来。
奈何此善画,无或渠所携。
我曾考其故,初与汉使偕。
上林乃有馆,葱岭何须梯。
天时自不同,地气忽以迷。
结子且磊磊,悬藤更高低。
先几日已露,薄德不及稽。
终令白氎像,远从双狻猊。
从兹故国木,伴尔禅家栖。
幽心恍有得,烂墨研为泥。
宜哉一挥洒,遽若无町畦。
依稀可少辨,变作天投蜺。
万古空朔色,南山竟朝跻。
画工尚逸品,游戏徒筌蹄。
岂伊吾无人,桃李总成蹊。

让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内容。

这首诗共包含八句,每句由四个字符组成,共计32个字符。从韵律角度来看,诗歌采用了传统的七言绝句格式,即前两句对齐,后四句押韵,每句七个字。

在解读诗句时,我们可以发现诗中的关键词有“佛者”、“蒲萄”、“善画”、“汉使”、“天时”、“地气”、“结子”、“悬藤”、“薄德”、“禅家”等。

我们逐句进行解读:

第一句: “同喻国辅题人温日观蒲萄”

  • 注释: 这句描述了诗人在参观温日观时看到了葡萄。
  • 赏析: 这一句直接引入了主题,为下文的叙述奠定了基础。

第二句:“佛者本西域,蒲萄亦西来。”

  • 注释: 这里的“佛者”指的是佛教,而“蒲萄”是指葡萄。这句话暗示了葡萄可能起源于西域。
  • 赏析: 这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葡萄可能的起源,也为后续的描绘铺垫了背景。

第三句:“奈何此善画,无或渠所携。”

  • 注释: “善画”在这里指的是出色的绘画技艺,“渠”是代词,指葡萄。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葡萄绘画技艺的赞赏。
  •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画家技巧的高度赞扬,同时也反映了葡萄作为题材在绘画中的受欢迎程度。

第四句:“我曾考其故,初与汉使偕。”

  • 注释: “考其故”意味着探究原因,“汉使”指的是汉朝的使者。这句话描述了葡萄最初是如何传入汉朝的。
  • 赏析: 这句揭示了葡萄的历史渊源,为理解葡萄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背景信息。

第五句:“上林乃有馆,葱岭何须梯。”

  • 注释: “上林”是古代皇家园林的名字,而“馆”在这里指的是葡萄种植园。“葱岭”是中国的一座山脉,用来比喻难以到达的地方。这句话描述了葡萄种植园的建立。
  • 赏析: 这句表达了葡萄种植园的建设不易,体现了诗人对于葡萄种植环境的艰辛和葡萄种植者的辛勤努力。

第六句:“天时自不同,地气忽以迷。”

  • 注释: “天时”指的是自然的气候条件,“地气”则是土壤的气息。这句话暗示了葡萄生长环境的特殊性。
  • 赏析: 这句强调了葡萄生长的环境独特性,为后续的描绘增添了神秘色彩。

第七句:“结子且磊磊,悬藤更高低。”

  • 注释: “磊磊”形容果实饱满多汁,“悬藤”则形象地描绘了葡萄藤的生长状态。这句话描述了葡萄成熟的美丽景象。
  • 赏析: 这句展现了葡萄成熟时的美丽画面,让人赏心悦目。

第八句:“先几日已露,薄德不及稽。”

  • 注释: “先几日”指的是提前几天,“薄德”表示微薄的技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葡萄成熟速度的赞叹。
  • 赏析: 这句赞美了葡萄成熟迅速的特点,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

第九句:“终令白氎像,远从双狻猊。”

  • 注释: “白氎”是一种白色的布,这里用来比喻葡萄皮的颜色;“狻猊”是佛教中的神兽,这里借指葡萄的形态。这句话描绘了葡萄独特的外观特征。
  • 赏析: 这句生动地刻画了葡萄的独特形态和美丽的颜色,让人仿佛能够看到葡萄的美丽形象。

第十句:“从兹故国木,伴尔禅家栖。”

  • 注释: “故国木”指的是故乡的树木,“禅家”则是指修行者的生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修行生活的向往。
  • 赏析: 这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追求精神生活的愿望。

第十一句:“幽心恍有得,烂墨研为泥。”

  • 注释: “幽心”指的是内心深沉,“烂墨”则表示墨水已经变得浓黑。这句话描绘了诗人沉浸在写作中的情景。
  •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沉浸在写作中的专注和投入,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第十二句:“宜哉一挥洒,遽若无町畦。”

  • 注释: “宜哉”是赞美之词,表示应该如此;“町畦”指的是田间的小径。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理解。
  • 赏析: 这句赞美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和美感,让人感受到了书法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第十三句:“依稀可少辨,变作天投蜺。”

  • 注释: “依稀”指的是模糊不清,“天投蜺”则是指天空中的彩虹。这句话描述了书法作品中隐约可见的笔触和变化万千的视觉效果。
  • 赏析: 这句展现了书法艺术中的朦胧美和变化无穷的特点,让人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灵动和生命力。

第十四句:“万古空朔色,南山竟朝跻。”

  • 注释: “朔色”指的是北方的景色,“南山竟朝跻”则是指山峦连绵不断的景象。这句话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观。
  • 赏析: 这句赞美了大自然的美景,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宏伟与壮美。

第十五句:“画工尚逸品,游戏徒筌蹄。”

  • 注释: “画工”指的是从事绘画工作的人,“逸品”表示超凡脱俗的作品;“游戏”指的是嬉戏玩耍的行为,“筌蹄”则是指工具和手段。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绘画作品的评价。
  • 赏析: 这句赞美了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画家高超的技艺,同时也批评了那些追求表面效果的作品。

第十六句:“岂伊吾无人,桃李总成蹊。”

  • 注释: “伊吾”指的是我(作者),“桃李”则是指美好的人或事;“总成蹊”指的是到处流传。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事物和人才的赞美和推崇。
  • 赏析: 这句赞美了人们的美好品质和才华横溢的人物,让人们更加关注和重视这些优秀的人物和事物。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它的内容涵盖了葡萄的生长环境、葡萄成熟的过程、葡萄的外形特征、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赞美、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等方面。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