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垂杨都是残枝。
诗满银笺,酒劝金卮。
自在庐山,君游鄂渚,两地相思。
白鹿洞谁谈旧史?
黄鹤楼又有新诗。
拈断吟髭,笑把霜毫,满写乌丝。

【注释】:

折垂杨:折下杨柳。

银笺:指写有诗句的书信。

金卮:指盛酒的器皿,这里借指美酒。

白鹿洞:在今江西庐山东麓。宋时为著名书院。

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长江南岸蛇山上。传说三国时建安年间(180-194)孙权曾于楼上置黄鹄酒器,因而得名。后成为诗人登高怀古之地。

旧史:指《史记》和《汉书》。

新诗:指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

吟髭:指胡须。

霜毫:指毛笔。

乌丝:指墨线、墨迹。

赏析:

《双调·蟾宫曲·送客之武昌》是元代散曲作家马致远的作品,此曲写送别好友的情景,表达了离别之情。全曲以“折垂杨”为起兴,描写了友人离去时,柳絮飘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第一句“折垂杨都是残枝”,以折杨柳喻人,暗含离别之意。“残枝”二字,又暗示着春天即将过去,而自己却无法留住这美好的时光。这种离愁别绪,正是作者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

第二句“诗满银笺,酒劝金卮”描绘了送别的场景。“银笺”指的是写有诗句的书信,这里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金卮”则是指盛酒的器皿,这里借指美酒。诗人用“诗满银笺”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意,用“酒劝金卮”来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

第三句“自在庐山,君游鄂渚,两地相思”,进一步描绘了两人分别的情景。“庐山”和“鄂渚”分别代表两位友人所在的地理位置,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彼此心心相映,共同承担着相思之苦。这句诗通过对比两人所在的位置,更加突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四句“白鹿洞谁谈旧史?黄鹤楼又有新诗”,则是对两人分别后生活状态的描述。“白鹿洞”是古代著名书院之一,也是众多学者交流学术思想的场所,这里可以联想到友人曾经在这里学习、讨论学问的情景;“黄鹤楼”则是文人墨客登高赋诗之处,这里可以联想到友人曾经在此抒发情怀、挥洒才情的情景。两句诗通过对比两位友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他们分别后生活的关心与思念。

第五句“拈断吟髭,笑把霜毫”,则是对两人分别后心态的变化进行描写。“吟髭”指的是诗人胡须,这里暗示着诗人因为离别而变得憔悴不堪;“霜毫”指的是毛笔,这里比喻诗人用笔如刀,能够书写出优美的诗句。这句诗通过描述诗人的心态变化,更加突出了离别之苦对诗人的影响。

第六句“满写乌丝”则是对两人分别后情感的寄托进行描写。“乌丝”指的是文房四宝中的毛笔,这里暗示着诗人将满腔的情感都倾注在了诗句中;“满写乌丝”则意味着诗人已经将所有的情感都倾诉无遗,只剩下无尽的遗憾与哀伤。这句诗通过描写诗人的情感寄托,更加突出了离别之苦对诗人的影响。

整首曲子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送别情景、表达思念之情以及抒发离别之苦,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痛苦。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