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续高高挂起,冯苦苦伤悲。大海边,长江内,多少渔矶?记得荆公旧日题:何处无鱼羹饭吃?

【注释】

①羊续:东汉时,羊续在官任期满要离开时,对同僚说“我当令悬鱼以自见也”,意思是让同僚把钓到的鱼挂在门上以示清廉自守。

②冯高:即冯公,指北宋诗人冯延巳。冯延已曾作《醉桃源》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帘幕摇摇,梦断江南烟雨。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数峰清苦,商鼎沈香,坐看泪痕青。”(《阳春集》)

③渔矶:指渔民的捕鱼台。

④荆公:指北宋王安石。王安石曾在《泊船瓜洲》诗中写到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在江边看到许多渔民正在垂钓的情景,联想到自己的身世与经历,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

“羊续高高挂,冯公苦苦伤悲。”这是首句,作者用两个典故来开篇:一是羊续,东汉时,羊续在官任期满要离开时,对同僚说“我当令悬鱼以自见也”,意思是让同僚把钓到的鱼挂在门上以示清廉自守。二是冯公,即冯延已,是北宋时的一位大词人。他在《醉桃源》词中写道:“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帘幕摇摇,梦断江南烟雨。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数峰清苦,商鼎沈香,坐看泪痕青。”这两句分别引用了这两个典故,并把它们放到了一起,既为下句铺垫,也使全词的意境得到了很好的营造。

“大海边,长江内,多少渔矶?”这三句是第二句的展开,由羊续、冯公引出了“大海边”、“长江内”和“无数渔矶”。这里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摹,也有对渔民生活的描绘。“大海边”、“长江内”、“无数渔矶”三个意象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

“记得荆公旧日题:何处无鱼羹饭吃?!”最后一句是整首词的总结和点睛之笔,它引用了王安石曾经留下的诗句:“何处无鱼羹饭吃”,以此来抒发自己的心情。这句中的“记”字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将前文的典故与后文的感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这句也表达了作者对渔民的关心和同情,同时也暗含了作者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无奈与悲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