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草迷荒垒,春桑蔼近郊。
惊乌栖择木,客燕去辞巢。
礼有朝廷旧,贫多市井交。
苦无簪笏愿,不累子云嘲。
注释:
碧草覆盖荒废的营垒,春蚕桑树布满近郊。
惊起的乌鸦选择栖息在树木上,客燕离去离开筑巢的地方。
朝廷礼仪有旧有的规矩,贫穷多与市井之人交往。
苦于没有簪笏之愿,不拖累儿子云梦先生的嘲笑。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诗,诗人以朴实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种种景象,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碧草迷荒垒,春桑蔼近郊”,描绘了春天里,村庄周围的景象。绿色的草地覆盖了荒凉的营垒,春风吹过,桑树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村庄的宁静与和谐。
颔联“惊乌栖择木,客燕去辞巢”,则转入对鸟类行为的描述。鸟儿们在寻找栖息的地方时,常常会选择高大坚固的树木作为栖息之所,而燕子则会离开自己的巢穴去其他地方筑巢。这里,诗人通过观察,生动描绘了鸟儿们的行为习性。
颈联“礼有朝廷旧,贫多市井交”,则是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描绘乡村生活。这里的“礼有朝廷旧”指的是村里的人们遵守着朝廷的礼仪规范,而“贫多市井交”则是指村里的人大多与市井小商打交道。这两句诗通过对人物关系的描述,展现了乡村社会的风貌。
尾联“苦无簪笏愿,不累子云嘲”,则是抒发诗人内心的感受。在这里,“簪笏”指的是古代官员所佩戴的头饰,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诗人表示自己虽然渴望得到这样的荣誉,但却并不贪图这些权力和地位所带来的虚荣。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不会因为追求名利而损害到家人的感情。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超脱。诗人用朴素的言语和真挚的情感,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宁静、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