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黄云际远天,秋风鸿雁满长川。
孔融北海无消息,安石东山有岁年。
夷散自应耽道味,经纶谁复踵常编。
尘埃回首知何限,物色幽怀到酒边。

【注释】

高树:指高大的树。

黄云:形容秋天的天空。际远天:指天空与远处的高树相接。

秋风:指深秋。鸿雁:大雁,秋季南飞。

北海:指孔融的家乡。孔融是汉末著名文学家。

安石:指东汉人董遇,字休昭,隐居东山,自号“东山先生”。

夷散:指陶渊明。

道味:道家的修养之道。

经纶:治理国家、政治谋略。

踵常编:追随前人的治国平天下的常法。

尘垢:尘土,喻世事。回首:回头看。知何限:知道有多少。物色:景物。幽怀:深藏的情怀,此处指隐逸之志。

【赏析】

此诗为诗人罢官归田后的即兴之作,表达了他退居田园的闲适心情和对人生、社会的感悟。

首联写景。诗人登上高处,只见远处高高的树梢上挂着一层厚厚的云,天幕下一片萧瑟的秋意。秋风中传来阵阵鸿雁长空的鸣叫。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图画,画面上高树、黄云、远天、秋风、鸿雁等元素相互交融,形成了一个宁静而肃杀的氛围,为全诗营造一种凄清苍凉的气氛。

颔联抒发感慨。诗人遥想孔融这位才华横溢的人物,如今却流落于北海,音信杳无;又想起他的友人董遇东山隐居,年已五十有余,仍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不问世事。诗人感叹自己的身世和命运,同时也感叹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

颈联写自己的心态和行为。陶渊明曾经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诗人此时也以“夷散”自比,表示自己追求的是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生活境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尾联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想法。诗人在酒宴上抬头四顾,看到满川的秋风中的鸿雁,不禁想起自己在官场上的种种经历和遭遇;又想到自己在官场上的失意和失败,不禁感叹世事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同时诗人也在酒宴上回忆起自己的往事和经历,感慨岁月无情,人事已非。

整首诗通过对酒宴上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