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酣姑射脸烘桃,玉笛风清绛雪高。
买得鲛绡重着色,猩猩血染赤霜袍。

红梅

半酣姑射脸烘桃,玉笛风清绛雪高。

买得鲛绡重着色,猩猩血染赤霜袍。

注释:

  1. 半酣姑射脸烘桃:形容红梅的色泽鲜艳如桃花般娇艳。姑射是传说中的神仙之地,这里的“半酣”指的是刚刚好的样子,“姑射脸烘桃”形容红梅的色泽鲜艳如桃花般娇艳。
  2. 玉笛风清绛雪高:形容风吹过红梅时,红梅如同玉笛一样在风中飘动,雪花般的花瓣随风飘落,仿佛置身于一个清新的世界中。绛雪是红色的雪,这里的“绛雪高”形容红梅的颜色艳丽如绛色的雪,给人一种高洁、纯净的感觉。
  3. 买得鲛绡重着色:形容诗人为了给红梅增添色彩,不惜花费重金购买珍贵的鲛绡(一种丝绸),然后将这种珍贵的材料贴在红梅上,使得红梅更加艳丽夺目。
  4. 猩猩血染赤霜袍:形容红梅如同鲜血一般鲜红,仿佛被猩红的血液染红,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里用“猩”字来形容红梅的颜色鲜艳,与“猩猩”相对应,形象地描述了红梅的鲜红颜色。同时,“赤霜袍”则形容红梅如同披上了一层红色的霜袍,增添了一份神秘的美感。
    赏析:
    这首《红梅》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诗中的“红梅”既是自然景物,也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和志向。首句“半酣姑射脸烘桃”,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红梅的艳丽之色,宛如桃花般娇艳动人。接着“玉笛风清绛雪高”,以风清月白为背景,将红梅比喻为玉笛中的绛雪,显得高洁而纯净。
    第二句“买得鲛绡重着色”,诗人不惜重金购买鲛绡来给红梅着色,展现了对红梅的喜爱之情。最后一句“猩猩血染赤霜袍”,更是以“猩”字形容红梅的颜色,将其比作鲜血,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同时,“赤霜袍”则形容红梅如同披上了一层红色的霜袍,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美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红梅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