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力歌垂拱,民思乐治平。
百灵方效顺,万㝢欲销兵。
卫翼金汤固,陶甄玉烛明。
皇畿归大统,天眷及群生。
九鼎终神器,三光体国衡。
寸心云汉表,决眦望宸京。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峤的《奉和郑编修本解难 其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释义:

  1. 帝力歌垂拱:皇帝的恩德如同天垂之翼,无需亲自干预治理,国家自然安定。
  2. 民思乐治平:百姓们向往和平的生活。
  3. 百灵方效顺:百灵鸟开始表现出对朝廷的忠诚。
  4. 万㝢欲销兵:战争的阴云逐渐消散。
  5. 卫翼金汤固:国家的防御如同坚固的金汤一样牢不可破。
  6. 陶甄玉烛明:选拔贤才,使得国家如同明亮的玉烛一般光明。
  7. 皇畿归大统:整个国家都统一于皇帝的统治之下。
  8. 天眷及群生:上天眷顾着所有的生灵,给予他们福泽。
  9. 九鼎终神器:象征国家的九鼎最终完成了它的使命,成为了国家的重器。
  10. 三光体国衡: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都象征着国家的稳固和繁荣。
  11. 寸心云汉表:我的内心像云彩一样高远,想要表达的是我对国家的热爱与忠诚。
  12. 决眦望宸京:即使眼含热泪,我也依然期待着皇上的京城长安(即今天的西安)。

译文:

皇帝的恩德如同天垂之翼,无需亲自干预治理,国家自然安定。百姓们向往和平的生活。百灵鸟开始表现出对朝廷的忠诚。战争的阴云逐渐消散,国家的防御如同坚固的金汤一样牢不可破。选拔贤才,使得国家如同明亮的玉烛一般光明。整个国家都统一于皇帝的统治之下,上天眷顾着所有的生灵,给予他们福泽。象征国家的九鼎最终完成了它的使命,成为了国家的重器。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都象征着国家的稳固和繁荣。我的内心像云彩一样高远,想要表达的是我对国家的热爱与忠诚。即使眼含热泪,我也依然期待着皇上的京城长安(即今天的西安)。

注释:

  • “帝力”:皇帝的力量,意指皇帝的德行和智慧。
  • “垂拱”:指皇帝不亲自处理政事,任用能臣良将,使国家得到稳定和发展。
  • “民思”:百姓们渴望。
  • “乐治平”:喜欢和平安宁的社会。
  • “百灵”:指各种鸟儿,这里比喻朝中的大臣和百姓。
  • “效顺”:表示忠诚顺从。
  • “消兵”:战争结束,战事平息。
  • “卫翼”:保卫、保护的意思。
  • “金汤”:坚固的城墙,比喻国家的防御力量。
  • “陶甄”:选拔人才,鉴别贤能。
  • “玉烛”:明亮如玉的烛光,这里比喻国家的政治清明。
  • “皇畿”:古代天子直接管辖的地区,这里泛指国家。
  • “九鼎”:古代传说中的国之重宝,象征国家的权威和尊严。
  • “三光”:指日月星辰,常用来象征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
  • “寸心”:指个人的心灵,这里用来表达个人的爱国情怀。
  • “决眦”:形容极度悲痛时流泪的样子。
  • “宸京”:帝王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皇宫所在地长安。

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颂扬皇帝治国有方、国家安定的赞歌。作者通过描绘一幅幅和谐美好的画面,表达了他对皇帝和国家深深的敬爱之情。诗中多次提到“民思”、“皇畿”等词语,强调了国家的安定和统一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和坚定信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