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首起烈山,赭鞭鞭草木。
啬事师有恒,维时播百谷。
品药别味性,利诲保生育。
食天子庶民,重卦演成卜。
昭苏遂出息,区萌达时燠。
惠我万世仁,澹然化隆俗。
【注释】:
①牛首起烈山:《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周襄王时,晋文公与郑文公、宋文公等盟于践土。周襄王的叔父王子带(一作王子带)请求分给他一块土地,襄王不答应,他于是率军进攻周王朝,襄王被迫逃亡到阳樊。这时晋国的军队赶到,打败了王子带的军队。
②赭鞭鞭草木:用赭石制的鞭子打草木,使它们枯死。这里比喻刑罚严厉,使人痛苦。
③啬事师有恒:指农业生产要有常规和规律,不能随意而为。
④维时播百谷:即“惟是播百谷”,意思是说只有这样才能使谷物生长。
⑤品药别味性:指药物有不同的功效,必须根据病情来选用。
⑥利诲保生育:即“利诲保产育”,意思是说有益于生育的药物应该加以保护。
⑦食天子庶民:指君主和平民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⑧重卦演成卜:即“重卦演为筮”或“重卦演为占”,意思是说通过反复占卜来预测吉凶祸福。
⑨昭苏遂出息:即“昭苏遂生子”,意思是说经过休养生息,国家得以兴盛。
⑩区萌达时燠:指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气候温暖舒适。这里的“区萌”指的是春天的植物开始生长,“达时燠”则是指气候温暖适宜。
⑪惠我万世仁:即“惠我万世仁泽”,意思是说君王施恩泽,惠及万代子孙。
⑫澹然化隆俗:即“淡泊无欲化良俗”,意思是说统治者能保持清静淡泊的态度,就能教化良善的风俗。
【赏析】:
这首诗以咏史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君圣主治国安邦的理想政治境界的向往。全诗共八句,可分为四层意思。首二句写贤主治世,三、四两句写其施政之道,中间四句写其功业影响,最后两句写其遗泽流芳。诗人以赞颂的语气表达了对古代贤君圣主的赞美之情。
首句“牛首起烈山”,意为牛首山崛起于烈山之巅。这里以牛首山作为象征,表示贤君圣主治理天下的决心和气魄。第二句“赭鞭鞭草木”,意为用赭石制的鞭子打草木,使它们枯死。这既反映了当时的刑罚之严,又表现了贤君圣主治理天下的决心和手段。第三句“啬事师有恒”,意为农业生产要有常规和规律,不能随意而为。这既表明了贤君圣主治理天下的法治思想,又体现了他们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第四句“维时播百谷”,意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谷物生长。这是对贤君圣主治理天下的总结,也是对他们功绩的高度概括。
中间四句进一步展开,描写贤君圣主的功绩影响。第五句“品药别味性”,意为药物有不同的功效,必须根据病情来选用。第六句“利诲保生育”,意为有益于生育的药物应该加以保护。这两联分别从药物治疗和生育保护两个角度,展示了贤君圣主治理天下的智慧和能力。第七句“食天子庶民”,意为君主和平民百姓都能得到好处。第八句“重卦演成卜”,意为通过反复占卜来预测吉凶祸福。这两联分别从君主和百姓两个角度,展示了贤君圣主治理天下的智慧和能力。
最后两句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第九句“昭苏遂出息”,意为经过休养生息,国家得以兴盛。第十句“区萌达时燠”,意为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气候温暖舒适。这里的“区萌”指的是春天的植物开始生长,“达时燠”则是指气候温暖适宜。第十一句“惠我万世仁”,意为君王施恩泽,惠及万代子孙。第十二句“澹然化隆俗”,意为统治者能保持清静淡泊的态度,就能教化良善的风俗。这四句分别从国家发展、自然生态和社会风气三个方面,再次强调了贤君圣主治理天下的重要性和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牛首山的描述,展现了贤君圣主治理天下的决心和气魄;通过对赭鞭鞭草木、啬事师有恒、维时播百谷、品药别味性、利诲保生育、食天子庶民、重卦演成卜、昭苏遂出息、区萌达时燠、惠我万世仁、澹然化隆俗等八个方面的描绘,展示了贤君圣主治理天下的智慧和能力;通过对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的处理,展现了贤君圣主治理天下的德治理念。这些特点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诗歌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