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以天下让,巢由之河滨。
迹隐道弥著,求仁斯得仁。
龙骧迅逸翥,蠖屈求其伸。
所贵委虚尚,名卑实为宾。
至今江海间,画图识潜沦。
黄子慨英谊,正焉意忠勤。
众见亦云非,鼎镬无全民。
寥寥太古情,卓绝志不群。
展卷清秋杪,长歌当八垠。
诗句释义与赏析:
首联:“尧以天下让,巢由之河滨。”
- 注释:尧将王位传给贤人,巢父和许由选择在河边隐居。
- 赏析:此句描绘了古代两位隐士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他们对权力的淡泊以及追求真理、道德的决心。
颔联:“迹隐道弥著,求仁斯得仁。”
- 注释:虽然踪迹隐秘,但道义更加显著;通过寻求仁爱,最终达到了仁的境界。
- 赏析:此句强调了隐逸者虽不显山露水,但其行为和思想却能影响世人,体现了隐逸者的道德实践及其深远影响。
颈联:“龙骧迅逸翥,蠖屈求其伸。”
- 注释:龙昂首腾飞,像极了矫健的骏马;如同蚯蚓般的弯曲,是为了找到伸展的空间。
- 赏析: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隐逸者在坚持自己信念的同时,也寻求时机以实现自我价值。
尾联:“所贵委虚尚,名卑实为宾。”
- 注释:最可贵的是保持谦虚的态度,即使名声不高,但实际是最重要的。
- 赏析:此句强调了谦逊的重要性,指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表面的荣誉,而在于内在的德行和贡献。
末联:“至今江海间,画图识潜沦。”
- 注释:直到现在,江海之间还有关于这些隐士的画像和传说。
- 赏析:这反映了隐逸者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在民间文化中持续影响着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高洁人格的向往。
全诗赏析:
本诗通过四联的结构,展现了一位隐士的理想与追求。诗中通过对比隐逸者的行为和动机与世俗的名利观,揭示了隐逸精神的真正内涵。从“尧以天下让,巢由之河滨”到“至今江海间,画图识潜沦”,诗人不仅赞颂了隐逸者的高尚品德,也呼吁人们应效仿其行为,追求内心的真实和高尚。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化与道家思想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