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亦有否,贤人乃韬光。
避影趋日中,毫发弥昭彰。
蹇予克重荷,末德惧乖张。
大厦不可支,潜幽保贞藏。
负耻五百士,宁亲在高堂。
颓然坐穷山,放虎实自防。
朽樗甘委质,自足永颐康。
孰谓累薄交,誉言为德殃。
慈亲亦投杼,疑失岂尤偿。
天孽犹可违,忧虞道其常。
明夷利箕子,羑里息姬王。
贤圣久寂寞,愚蒙或同方。
至公涵冥昧,惟善降百祥。
矢心不枉道,彼短任吾长。
经纶若时雍,凡百慎括囊。

这首诗是《离骚》中的一段,诗人屈原在遭遇政治上的打击后,深感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全诗通过描绘屈原的遭遇,表达了他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深深忧虑和担忧。

“罹难”二字点明了屈原所处的困境。他遭受了政治上的打击,被流放至荒蛮之地。这是对他个人命运的巨大打击,也是对他理想和信念的巨大挑战。

“天地亦有否,贤人乃韬光。”这两句表达了屈原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他认为,即使像尧舜这样的贤人,也不得不隐藏自己的才能,以免受到他人的嫉妒和攻击。这是一种无奈的妥协,也是一种对现实无力改变的悲哀。

“避影趋日中,毫发弥昭彰。”这两句表达了屈原的隐逸之志。他不愿意与世俗为伍,宁愿隐居山林,追求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这种隐逸之志,既是他对现实的一种抗议,也是他对未来的一份期许。

“蹇予克重荷,末德惧乖张。”这两句表达了屈原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他认为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些问题,就会导致国家的混乱和衰败。这是一种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和担忧。

“大厦不可支,潜幽保贞藏。”这两句表达了屈原对于个人理想的坚守。他认为,只有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才能在乱世中站稳脚跟,保护自己的清白和名誉。这是一种对自己人格尊严的坚守和捍卫。

“负耻五百士,宁亲在高堂。”这两句表达了屈原对家族荣誉的珍视。他认为,即使为了家族的尊严和荣誉,他也愿意承担起沉重的负担。这是一种对家族责任的深深担当和奉献。

“颓然坐穷山,放虎实自防。”这两句表达了屈原对于个人安全的担忧。他认为,身处逆境时,必须时刻警惕潜在的危险,以防不测。这是一种对自身安全的深刻关注和保护。

“朽樗甘委质,自足永颐康。”这两句表达了屈原对于人生价值的坚守。他认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坚守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是一种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和坚守。

“孰谓累薄交,誉言为德殃。”这两句表达了屈原对于人际关系的忧虑。他认为,即使有人赞美他的品德和才华,也可能会给他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伤害。这是一种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和警觉。

“慈亲亦投杼,疑失岂尤偿。”这两句表达了屈原对于亲情的珍视。他认为,即使面对亲人的误解和质疑,也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误而放弃自己的信念。这是一种对亲情关系的深刻理解和珍视。

“天孽犹可违,忧虞道其常。”这两句表达了屈原对于命运的思考。他认为,尽管命运充满了不幸和灾难,但仍然可以通过努力和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一种对命运的深刻思考和积极应对。

“明夷利箕子,羑里息姬王。”这两句表达了屈原对于历史人物的借鉴和启示。他认为,历史上的智者和仁者都曾经历过类似的困境和磨难,但他们都能通过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念,最终取得了成功。这是一种对历史智慧的深刻借鉴和启发。

这首诗通过对屈原的遭遇和遭遇进行了深刻描述和解读。它不仅展示了屈原的个人品质和精神风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变迁。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对于历史、文化、哲学等方面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