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满江江树紫,碧草荒城绕流水。
平原歌哭杂悲欢,几处松楸裂新纸。
死者白骨委路岐,生者不归何处所。
烟华澹澹鸟飞来,野田无主生桑梓。
昔年大官厌粱肉,攘攘仆妾衣纨绮。
尊酒须倾十家产,搥楚见血沥膏髓。
东邻无田坐冻馁,百草糠籺尽竟死。
夫病在床子乞食,乡里纷纷说兵事。
西邻有田牛入官,男女殷勤供耒耜。
徵需不足来囹圄,喘息奄奄面如鬼。
河西大家日求趁,终岁无人恋针指。
担头虾莱徒纷纭,辛苦得钱争换米。
三边百战矢如雨,十室八九驱瘟疠。
翁死垂头尚顾子,子死父母无全计。
吁嗟乎天胡不仁,岂若假手涂生类。
就使横尸积山垒,铜驼金谷皆荆杞。
周宣中兴伟臣在,枉死呻吟眷仁治。
偏禆戮力建武功,上德有道存经纬。
小农食饱大农喜,乐岁终身保妻子。
【注释】:黄云满江,江树青紫;碧草荒城,绕流水。平原歌哭,杂悲欢;松楸裂新纸,死者白骨。死者之白骨委路岐,生者不归何处所?烟华澹澹,鸟飞来,野田无主,生桑梓。昔年大官厌粱肉,攘攘仆妾衣纨绮。尊酒须倾十家产,槌楚见血沥膏髓。东邻无田坐冻馁,百草糠籺尽竟死。夫病在床子乞食,乡里纷纷说兵事。西邻有田牛入官,男女殷勤供耒耜。徵需不足来囹圄,喘息奄奄面如鬼。河西大家日求趁,终岁无人恋针指。担头虾莱徒纷纭,辛苦得钱争换米。三边百战矢如雨,十室八九驱瘟疠。翁死垂头尚顾子,子死父母无全计。吁嗟乎天胡不仁,岂若假手涂生类。就使横尸积山垒,铜驼金谷皆荆杞。周宣中兴伟臣在,枉死呻吟冤眷仁治。偏裨戮力建武功,上德有道存经纬。小农食饱大农喜,乐岁终身保妻子。
【赏析】:此诗是杜甫于公元762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作的一首七古。这首诗是诗人在安陆(今属湖北)时所作,当时杜甫流寓汉南一带,目睹了安陆人民的苦难生活。他以沉痛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七律。
首联“黄云满江江树紫,碧草荒城绕流水。”写诗人所见的景物。这里用黄云、江树、碧草、荒城、流水等意象勾勒出一幅苍凉凄苦的图景。
颔联“平原歌哭杂悲欢,几处松楸裂新纸。”写诗人所闻所想。“平原”即田野,指汉南一带,“几处”说明不是一个地方,而是多地方。“松楸”指坟墓,“新纸”指纸钱。“杂悲欢”“裂新纸”表现了百姓的哀怨和悲伤。
颈联“死者白骨委路岐,生者不归何处所。”“白骨”指死去的人的骷髅,“路岐”指道路岔口。“生者不归何处所”表明百姓流离失所的悲惨境遇。
尾联“烟华澹澹鸟飞来,野田无主生桑梓。”“烟华淡澹”,意思是烟雾弥漫,草木丛生,“鸟飞来”,表示人烟稀少,荒凉冷清。“野田无主生桑梓”,意思是没有人耕种了,田地荒芜了,只好让野草长满了。这两句反映了安南人民的悲惨境遇,也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和关注。
这首诗通过描写安南人民的艰苦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关心和对统治者的不满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