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久辞沙漠,奉命讨祁连。
后逐李飞将,追蹑至燕然。
疾风飘沙砾,雕弓不控弦。
黄旗开虎翼,绿玉匣龙渊。
地迥闻笳咽,山空见月圆。
持比君心照,白骨满三边。

诗句解读

1 未久辞沙漠:表示很快就离开了沙漠。

  1. 奉命讨祁连:接到的命令是去讨伐祁连山附近的敌人。
  2. 后逐李飞将:后来追赶的是姓李的将军,这里的“李”可能是地名或人名。
  3. 追蹑至燕然:继续追击直到到达了燕然(今内蒙古境内)。
  4. 疾风飘沙砾:形容风急沙大的情况。
  5. 雕弓不控弦:形容弓箭手因风沙太大而无法控制弓箭。
  6. 黄旗开虎翼:比喻军旗如同猛虎之翼一样,具有强大的威势。
  7. 绿玉匣龙渊:形容刀剑等武器的锋利和珍贵。
  8. 地迥闻笳咽:远处听到风吹动的胡笳声音,感觉十分悲伤。
  9. 山空见月圆:形容山间空旷的景象下,一轮满月显得格外明亮。
  10. 持比君心照:用月亮来比喻自己的忠诚和牺牲。
  11. 白骨满三边:形容战争给国家带来的破坏,死亡的士兵和战马填满了边疆地区。

译文与注释

关山月
不久就从沙漠中离去,接受了命令去讨伐祁连山的敌人。
后来追赶并击败了姓李的将军,追击一直追到燕然(今内蒙古境内)。
狂风卷起飞扬的沙石,我手中却无法拉满那雕花的弓箭。
红旗在风中展开如猛虎的翅膀,绿玉色的宝剑闪耀着龙渊的光芒。
虽然地处偏远但能隐约听到胡笳声中的悲伤,山中空旷的地方看到一轮明亮的月光。
拿月亮来比喻我的忠诚和牺牲精神,战场上死去的士兵们和战马的尸体都填满了边疆。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对国家的忠诚。诗中描绘了从沙漠中的离别、战争的胜利、敌人的追逐以及战后的场景,通过对比和衬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悲壮。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牺牲精神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