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郡列戍连沙洲,榆柳插戟摇清秋。
拟从京国洗氛瘴,黄尘复作烟花浮。
西山紫翠不可望,但讶积雪如明鸥。
爱君寒斋之画幅,潇洒不写人间愁。
胸中丘壑我岂少,奈此磊嵬难为收。
宣城诗法挺二妙,炯若玉瓒盛黄流。
永兴天机爱神俊,碧眼一顾群无留。
千年周子古风月,衮衮亦散空中沤。
乾坤无言混沌凿,颇怪我辈劳镌搜。
沈冥天台老仙伯,清坐自与庐山酬。
天青无人月色古,缥缈五老疑骈头。
功名营身旋蚁磨,刍豢得意崇糟丘。
何当相从老其下,酿酒一醉黄金舟。
【注】德生、仲章:指诗人的好友。庐山图:指《庐山图》。
海郡列戍连沙洲,榆柳插戟摇清秋。拟从京国洗氛瘴,黄尘复作烟花浮。
西山紫翠不可望,但讶积雪如明鸥。爱君寒斋之画幅,潇洒不写人间愁。
胸中丘壑我岂少,奈此磊嵬难为收。宣城诗法挺二妙,炯若玉瓒盛黄流。
永兴天机爱神俊,碧眼一顾群无留。千年周子古风月,衮衮亦散空中沤。
乾坤无言混沌凿,颇怪我辈劳镌搜。沈冥天台老仙伯,清坐自与庐山酬。
天青无人月色古,缥缈五老疑骈头。功名营身旋蚁磨,刍豢得意崇糟丘。
何当相从老其下,酿酒一醉黄金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九月十五日题《庐山图》而作。前八句写庐山秋景,后八句写诗人自己对庐山的情意和抱负。诗人通过描绘庐山的自然风光来表达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心情。
第一句“海郡列戍连沙洲”,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诗人以海郡为背景,勾勒出了辽阔的江山景色。接着,诗人用“榆柳插戟摇清秋”来形容秋天的景象,仿佛在榆树和柳树枝条上插上了兵器,给人一种雄壮的感觉。这种描写方法既表现了秋天的清新,又增添了一些豪迈之气。
第二句“拟从京国洗氛瘴,黄尘复作烟花浮”,诗人开始进入主题,表达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恶。他想要逃离纷扰的京城,寻找一片宁静的土地来净化自己的心灵。这里用了一种比喻手法,将黄尘比作烟花,既形象又生动地描绘了官场上的污浊和混乱。
第三句“西山紫翠不可望,但讶积雪如明鸥”,诗人的视线转向了庐山的西面。那里山峦叠嶂,景色秀丽,让人不禁想起了“白云深锁”的意境。然而,诗人的注意力却被山上的积雪所吸引,它们像白色的大雁一样在天空中自由翱翔。这里的“雪”、“鸥”都是意象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
第四句“爱君寒斋之画幅,潇洒不写人间愁”。诗人赞赏了朋友的书画艺术,认为他们的画作能够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心情,而不去描写人间的忧愁。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佩之情以及对自然美的追求。
第五至第八句,诗人继续描绘了庐山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抱负。他赞美了庐山的自然风光,认为它如同古代的名士一样,有着超凡脱俗的气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庐山与古代名士进行对比,强调了庐山的独特之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抱负,希望能够像那些名士一样,追求高远的理想并超越世俗的束缚。
最后两句“何当相从老其下,酿酒一醉黄金舟。”则是一种幻想式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他认为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与朋友们一起生活在庐山之下,共同享受那份宁静和快乐。这里使用了酒的形象来象征美好生活的享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酿”字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珍惜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