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邻天台山,云有二子岩。
巍峨太古石,纤脩矗云尖。
上栖西竺僧,雪色垂须髯。
二子与之游,作诗清且严。
乳花散素瓷,瀑布飞银帘。
醉醒梦见之,谓我何留淹。
翻译:
家邻天台山,云有二子岩。
巍峨太古石,纤脩矗云尖。
上栖西竺僧,雪色垂须髯。
二子与之游,作诗清且严。
乳花散素瓷,瀑布飞银帘。
醉醒梦见之,谓我何留淹。
注释:
- 家邻: 靠近。
- 天台山: 中国浙江省的一座著名山峰,也是佛教名山之一。
- 二子岩: 指天台山上的两个岩石。
- 巍峨太古石: 形容岩石高大而古老。
- 纤脩: 纤细修长。
- 矗云尖: 矗立在云端,非常壮观。
- 西竺: 印度佛教中佛陀讲经说法之地,这里指代佛教修行的地方。
- 雪色: 白色,通常用于形容雪花或雪的颜色。
- 须髯: 胡须和鬓毛,此处可能用来比喻僧人的胡须。
- 作诗: 创作诗歌。
- 清且严: 清新严谨。
- 乳花: 白色的泡沫或花纹。
- 素瓷: 纯净无杂质的瓷器,这里可能用来形容清澈如玉的水质。
- 瀑布: 从高处流下的水流,这里可能是形容水声如同瀑布般响亮。
- 银帘: 银色的帘子,通常用以形容瀑布落下的景象,如“银瀑飞流”。
- 留淹: 逗留、停留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自然风景画卷。首句点明了地点是家附近的天台山,接着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天台山的两个美丽岩石——它们如同两位英勇的守护者一般屹立于天地之间。第二句通过“巍峨”和“纤脩”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岩石的壮观与精致。第三、四句则转向天台山的西竺寺庙,以及在此修行的僧侣们,他们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美景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
接下来的诗句转向了诗歌创作本身,赞美其创作的清新与严谨。最后两句则是对诗人自身的写照,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景致的留恋与不舍。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