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林日暮雨潸潸,睡起秋声满树间。
高阁卷帘人北望,短帆随雁客南还。
栖迟自觉身全懒,忧患潜惊鬓欲斑。
应有山灵回俗驾,不妨长日掩云关。
诗句注释
1. “疏林日暮雨潸潸” - 这句描述了一个景象,即在傍晚时分,稀疏的树林被雨水覆盖,给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感觉。
2. “睡起秋声满树间” - 诗人从睡梦中醒来,耳边响起了秋日的声音,这些声音弥漫在整个树林中,增添了一份秋天的氛围。
3. “高阁卷帘人北望” - 描述了一个人站在高处的阁楼上,卷起窗帘望向北方的情景。这可能象征着对远方的思念或期待。
4. “短帆随雁客南还” - 这里提到“客南还”,指的是某人正在向南返回。而“短帆”与“雁”结合,暗示着旅行和迁徙的主题。
5. “栖迟自觉身全懒” - 诗人感到自己身体非常疲惫,懒散。这里的“栖迟”表达了一种生活的态度,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旅行或工作。
6. “忧患潜惊鬓欲斑” - 这句话表达了忧虑和压力导致鬓角变白的担忧。这可能是因为生活中的困境或不如意的事。
7. “应有山灵回俗驾” - 这里的“山灵”指的是山中的神灵,而“回俗驾”意味着回归自然,摆脱尘世的束缚。
译文与赏析
1. 疏林日暮雨潸潸,睡起秋声满树间。
- 稀疏的树林在日暮时分被雨水笼罩,醒来时,秋天的声音充满了整个树林。
2. 高阁卷帘人北望,短帆随雁客南还。
- 一个高阁上的人在黄昏时分卷起了窗帘,望着北方。同时,一艘短小的船随着大雁向北航行。
3. 栖迟自觉身全懒,忧患潜惊鬓欲斑。
- 诗人觉得自己非常懒惰,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旅行或工作使他感到疲惫不堪。
4. 应有山灵回俗驾,不妨长日掩云关。
- 山中的神灵应该回归自然,摆脱世俗的束缚;同时,不必拘泥于长时间的闭门不出,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秋天的画面,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既感叹岁月的流逝,又感叹生活的艰辛。然而,他也渴望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