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阴翠盖倚重重,相送城南复向东。
上将故多黄石略,参军况是紫髯翁。
重题锦字云生纸,独转沧浪月满蓬。
徙倚松根看野色,青山缥缈意何穷。
【注释】
榕:常绿乔木。
翠盖:指茂盛的树叶。
上将:指指挥使以上高级武官。
黄石略:指黄石公的韬略。
紫髯翁:指关羽。
锦字:书信。
沧浪:沧海,大海。
徙倚:徘徊不前。
松根:指长满松树的地面。
缥缈:隐约浮动的样子。
【赏析】
《榕树下别参军再赋就简指挥》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写的一首诗。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诗人在江西临江军(治所在今江西清江)任转运判官时,与僚属告别后写的一首五言律诗。
首联:“榕阴翠盖倚重重,相送城南复向东。”诗人用笔写得很工巧,他不说“送”,而说“相送”,这不但避免了直白之嫌,而且还显得十分委婉含蓄,富有情味。同时,诗人把送行的场景写得那么动人:“翠盖”是榕树茂盛枝叶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榕树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的壮观景象;而“倚重”二字则表明自己依依不舍、留恋难分的感情。“复向东”三字,更表现出了诗人要离开此地,但又舍不得离去的心情。
颔联:“上将故多黄石略,参军况是紫髯翁。”诗人巧妙地运用典故来点明自己的官职。上一句中的“上将”即指指挥使以上高级武官。“黄石略”指的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黄石公曾以黄石为书,传授给张良,帮助他成就一番事业。这句的意思是说,由于自己曾任过这样的官职,所以这里所说的“上将”应该就是指挥使以上级别的高级武官。下一句中,“紫髯翁”是指关羽。据史书记载,关羽有一张红脸和一口长须,人们称他为“美髯公”。这句的意思是说,因为自己像关羽一样有一副好胡须,所以这里所说的“参军”应该是自己。
颈联:“重题锦字云生纸,独转沧浪月满蓬。”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自己与僚属告别时的场面。“重题锦字”四字,既表明了自己对僚属的一片深情厚意,又表现了自己的文采非凡。“云生纸”三字,形象地描绘出离别时的情景:当双方依依不舍地告别时,仿佛有一团云雾从纸上升起,弥漫在整个房间之中,令人久久难以忘怀。“独转沧浪月满蓬”则表现了诗人自己独自离去时的情景。沧浪水波滚滚,月光皎洁明亮,照得整个天空都亮堂堂的。这两句诗虽然只是诗人想象中的离别场面,但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生动的描绘,却使得这一场面显得格外动人、感人至深。
尾联:“徙倚松根看野色,青山缥缈意何穷。”尾联紧承前面的内容,进一步表现了诗人依依不舍的心情。“徙倚”二字表达了诗人长时间伫立不动、犹豫不决的状态。“松根”则是诗人选择的一个具体的位置,它位于一座松树林旁。“看野色”三字表明了诗人此时正站在松林边观赏周围的景色。“青山缥缈”则形容山景高远、连绵起伏、若隐若现的特点,令人感到心旷神怡。“意何穷”三字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虽然已经分别,但彼此之间的感情却是永无止境的,永远不会结束。
这首诗是陈师道在临江军任职期间与僚属告别后写下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感人的场景,表达了自己与僚属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依依不舍的心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细腻,堪称是一首优秀的咏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