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图惊见龙须长,犹带宣和御墨香。
玉蕊宜归甘露瓮,金茎偏润紫荷囊。
移来上苑恩光异,拆寄文园渴肺凉。
曾侍宫壶沾御宴,令人苦忆贺兰庄。
这首诗是唐代白居易的《题常方壶所藏易元吉蒲萄》。下面是逐句解释:
- 画图惊见龙须长,犹带宣和御墨香。
- “画图”:指的是易元吉所绘的葡萄画。
- “惊见”:形容看到这幅画时感到非常惊喜。
- “龙须长”:形容葡萄藤上的藤萝像龙胡须一样细长。
- “犹带宣和御墨香”:意思是这幅画仿佛仍然保持着宣和年间(965年-978年)御用笔墨的香气。
- 玉蕊宜归甘露瓮,金茎偏润紫荷囊。
- “玉蕊”:指葡萄的果实,这里用“玉”来形容其珍贵。
- “甘露瓮”:通常用来盛放珍贵的果品,如美酒或水果,这里的“甘露”象征着珍贵。
- “金茎”:葡萄藤上生长的藤蔓部分,金色的茎象征着富贵。
- “紫荷囊”:古代用紫色丝线包裹的果囊,这里用来比喻葡萄的颜色和味道。
- 移来上苑恩光异,拆寄文园渴肺凉。
- “上苑”:古代帝王的花园,这里指代皇家园林。
- “恩光”:恩泽之光,比喻皇家的荣耀。
- “拆寄文园”:将葡萄从原地迁移到皇家园林中,象征着得到皇家的青睐。
- “渴肺凉”:形容因喝到了新鲜的葡萄而感到心旷神怡,凉爽舒适。
- 曾侍宫壶沾御宴,令人苦忆贺兰庄。
- “宫壶”:古代皇帝专用的饮食器皿,这里指宫廷中的宴会。
- “沾御宴”:享受过皇帝的盛宴。
- “贺兰庄”:历史上的地名,此处可能是指某位文人或诗人居住的地方,以”贺兰庄”命名可能寓意诗人曾在那里生活,对那个地方有着深厚的情感。
- “令人苦忆贺兰庄”:意味着诗人常常思念那个与葡萄一同在皇宫享用过宴席的地方,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葡萄宴图,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葡萄的美丽和尊贵。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和典故,如”龙须长”、”甘露瓮”、”金茎”等,都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通过对葡萄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