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何事翠如颦,应惜红颜镜里人。
枕转珊瑚空托梦,杯倾鹦鹉懒濡唇。
行云仙袂游何所,拾翠芳期误此春。
隔花流水何由见,莫自陈王赋洛神。
【注释】:
彭郎:指东汉末年,汉末群雄之一的彭宠。小姑:古时对年轻女子的称谓,这里指彭宠的小妾绿珠。
翠如颦:形容女子眉如青山,像翠鸟皱眉。
红颜:即美女。镜里人:指照镜子的人(即美人)。
珊瑚: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树,传说中能托梦。
鹦鹉: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传说中能歌善舞。
仙袂:神话中仙女的衣服。游何所:在何方游玩。
拾翠:采摘翠鸟。芳期:美好的时光或机会。
隔花流水:隔着花的流水声。
陈王: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士曹植,字子建,曹操之孙。洛神:指曹植的《洛神赋》。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通过描写汉代大将军彭宠的小妾绿珠的悲惨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感叹。
首联“青山何事翠如颦,应惜红颜镜里人。”意思是说,这山为什么皱起了眉头呢?是因为恨那红颜镜里的美人吗?这里,诗人通过描绘青山和翠鸟的神态,暗喻了绿珠美丽动人的容颜,以及她因美色而招致的不幸。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美色的追求和迷恋,以及这种追求所带来的悲剧。
颔联“枕转珊瑚空托梦,杯倾鹦鹉懒濡唇。”是说,绿珠的枕头上放着一只珊瑚制成的枕头,她曾经用这只枕头托着自己的梦境。而绿珠手中的酒杯,被倾倒出来的酒液洒满了她的嘴唇。这里,诗人通过描绘绿珠的生活场景,以及她的行为举止,进一步揭示了她悲剧命运的原因。
颈联“行云仙袂游何所,拾翠芳期误此春。”是说,那飘逸如同行云般的仙袂,究竟要飞到哪里去呢?原来是为了追寻春天里美丽的花草,而错过了与心爱的人在一起的时光。这里,诗人通过描绘绿珠的心境和行为,暗示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和执着,以及对失去爱人的无奈和悲伤。
尾联“隔花流水何由见,莫自陈王赋洛神。”是说,隔着盛开的花朵流淌的流水声,我怎么能看见你?请不要像曹植那样去撰写《洛神赋》那样的长篇大论来表达你的思念之情。在这里,诗人通过反诘的方式,表达了他对绿珠的深深眷恋和不舍,同时也提醒读者,不要因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追求而忽略了现实生活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对绿珠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美丽女子的悲剧命运,以及对历史悲剧的深深感叹。同时,诗人还通过诗歌的形式,传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