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霜暮霰作威严,解送瑞花拂帽檐。
漠漠汀沙成海水,娟娟蒲席是冰帘。
寒深顿觉龙鳞小,烟重兼迷马耳尖。
明日台城春色动,为谁寂寞为谁淹。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其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注释,从手法(如修辞、表现手法等)、语言(如诗句特色、用词特点等)以及主题(思想感情、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等方面展开分析。最后指出其效果与作用。

首先看第一句“晨霜暮霰作威严,解送瑞花拂帽檐”,这两句写景,诗人描绘了一幅霜雪漫天的景象,同时以瑞花喻君子,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然后是第二句“漠漠汀沙成海水,娟娟蒲席是冰帘”,这两句写人,诗人以汀沙比海,以蒲席为冰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朋友在雪中迎客的盛情,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的清高孤傲。接着再看第三句“寒深顿觉龙鳞小,烟重兼迷马耳尖”,这一句写环境,诗人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将寒冷的氛围和远处的烟雾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幽静而美丽。然后是第四句“明日台城春色动,为谁寂寞为谁淹”,这一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答案】

译文:清晨的霜花傍晚飞来的雪花都显得很威严,送来了吉祥如意的瑞花,它轻轻拂过我的帽檐。漠漠细沙铺成的汀州就像海一样广阔,洁白的蒲席像冰帘一样透亮。寒意浓重时才发觉龙鳞般的云朵变得如此细小,烟雾弥漫中只见马耳朵尖端露出尖尖一角。明天就是春天了,不知又是谁来欣赏这美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令的名篇,是一首咏雪之作,也是一首送别之曲。全诗四联,首联总写冬夜雪景,颔联专写雪中的友人,颈联写友人在雪中待客的情景,尾联抒发诗人自己的心情。首联“晨霜暮霰作威严”一句写景,“雪”字一开篇就点明季节。“作威严”三字又赋予雪花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给人以肃穆之感。次句写瑞雪送暖,“拂帽檐”三字则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厚谊。颔联写雪景,上句写“漠漠汀沙”,下句写“娟娟蒲席”,都是极尽描摹之能事。“漠漠”“娟娟”都是描写景物的词语,“汀沙”“蒲席”则是诗人眼中所见之物,二者结合,便构成了一幅雪中送别的图景,既写了雪景,又写了人物。颈联进一步写雪中友人之态。上句写“寒深”,下句写“烟重”。这两个字不仅点出了天气的严寒,而且暗示了时间的推移。由于天长日久,诗人竟有些“倦”了,他不禁问起:“谁为谁寂寞?”“寂寞”二字,既是说时间过得快,又是说诗人自己的心绪不宁。尾联是整首诗的收束,诗人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因友人即将离去而产生的伤感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