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玉本殊器,方言偶云同。
怀璞过郑郊,周人亦何蒙。
名实耻不符,凤凰异昆虫。
宵人负衅戾,矫伪徒为恭。
哲匠有明鉴,瑜瑕当类从。
注释:
杂言 其三十七:这是一首寓言诗。杂言,即“杂言体”诗歌。
鼠玉本殊器,方言偶云同:老鼠和宝玉本来都是动物,但人们却常常把它们当作不同的物品看待,这是因为人们的语言中存在差异。
怀璞过郑郊,周人亦何蒙:有人带着宝玉经过郑国的郊外,那里的人也误以为是一块普通石头。这说明即使是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中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
名实耻不符,凤凰异昆虫:名声和实际相去甚远是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情。就像凤凰这种高贵的鸟类与昆虫不同。这里的“耻”是指耻辱和羞愧。
宵人负衅戾,矫伪徒为恭:小人心怀叵测,表面上伪装成恭敬的样子,实际上却隐藏着诡计。
哲匠有明鉴,瑜瑕当类从:明智的工匠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识别出其中的美丑瑕疵。这里的“明鉴”是指明智的观察力和鉴别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寓言的形式,讽刺了那些善于伪装、虚伪做作的人。诗人以老鼠和宝玉为例,指出它们在人们的眼中可能被误认为不同的物品,这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误解和偏见。接着,诗人用凤凰和昆虫来比喻真正的高贵与卑贱,强调了名实相符的重要性。最后,诗人批评那些心怀叵测、表面伪装的人,呼吁人们要有明智的眼光来识别真伪。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善于伪装、虚伪做作的人,同时也要注重观察和思考,避免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