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高闲卧云处,故家轩豁读书斋。
冉冉霜颠倚门处,飘飘风袂及家时。
菡萏泉香金错落,苾刍风暖翠婆娑。
【注释】
- 隐士:隐居的高人。高闲:闲静,安逸。卧云处:指山林中的幽静之处。
- 故家:指故乡。轩豁:宽敞明亮。读书斋:书房、学舍。
- 冉冉:形容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霜颠:霜雪覆盖的台阶。倚门:靠门站着。
- 飘飘:形容飘逸、洒脱的样子。风袂:随风飘动的衣服。及:到达。
- 菡萏:荷花。泉香:泉水之香气。金错落:形容花叶如金色般交错。
- 苾刍:梵语“比丘”的音译,指佛教徒。风暖:指春风温暖。翠婆娑:形容花叶摇曳的姿态。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林中的生活状态和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第一句“隐士高闲卧云处”,描写了隐士在山间清静之地悠闲自得地生活。第二句“故家轩豁读书斋”,则展现了这位隐士拥有一所宽敞明亮的书房和学习场所,表明他不仅生活清贫,但依然能保持一颗求知的心。
第三句“冉冉霜颠倚门处”,形象地刻画出隐士在微风中轻倚门前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第四句“飘飘风袂及家时”,描绘的是隐者随风飘动的衣袂,暗示了他在大自然中的自由与放松。
第五句“菡萏泉香金错落”,用荷花和泉水之香来描绘环境,金错落则形容花叶交错的美丽景象。第六句“苾刍风暖翠婆娑”,则是以佛教僧侣的服饰和姿态来表现隐士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