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洲水引东江潮,潮生暮暮还朝朝。
只见潮头起郎柂,不见潮尾回郎桡。
昨夜西溪买双鲤,恐有郎椷寄连理。
金刀剖腹不忍食,尺素无凭脍还委。
西溪之水到长洲,明日啼红临上头。
长洲水引东江潮,潮生暮暮还朝朝。
只见潮头起郎柂,不见潮尾回郎桡。
昨夜西溪买双鲤,恐有郎椷寄连理。
金刀剖腹不忍食,尺素无凭脍还孠。
西溪之水到长洲,明日啼红临上头。
【译文】
东江的潮水随着长洲的水流向东而去。每至傍晚,东江的潮水就涨起来,直到天亮。
只见东江之潮从郎柂(船桨)处升起,而看不到潮水从郎桡(船桨)处退回。
昨夜我在西溪买了两条鲤鱼,我担心这两条鲤鱼会用来写情书,寄托我对她的思念之情。我不忍心把它们剖开吃掉,只好把鱼骨和鱼肉一同煮着吃了。
西溪的水流到长洲,等到第二天早晨,就会看到水面上浮起了红色花瓣。
【赏析】
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人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一对恋人在江边送别的场面。首句交代时间与地点,二、三两句写两人的离别。“郎柂”是船桨,这里指男方。“郎桡”也是船桨,这里指女方。“郎柂”与“潮头”相对,“郎桡”与“潮尾”相映。一为“起”,一为“回”,形成鲜明的对照,使离别的情景更加动人。“昨夜西溪买双鲤,恐有郎椷寄连理”一句是说,昨夜我曾在西溪买两条鲤鱼,恐怕她要用这两条鲤鱼来写情信。“郎椷”是书信的意思,“连理枝”是指两棵树的树干紧靠在一起生长,比喻夫妻恩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所思之人的深情厚意。“金刀剖腹不忍食,尺素无凭脍还孠”,“金刀”是宝剑,“尺素”是一种书信用的竹片或丝织品,“脍”(kuài)是切细肉或切细菜。“脍”字原意是切细肉或切细菜,这里借指切肉。“孠”是吃的意思。“金刀”指的是宝剑,这里指宝剑不能杀身,只能割肉;“尺素”指的是书信,这里指书信不能传达真情,只能作为佐料。诗人用这种夸张的手法来表达他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西溪之水到长洲,明日啼红临上头”一句意思是:西溪的水流到长洲,明天早上就会看到水面上浮起了红色的花瓣。这里的“西溪”指的是长洲,“啼红”是指桃花。这句话既点出了送别的地方,又描绘出春天的美景,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所思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