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舟武陵溪,朝出五子浦。
还过西陆家,仙童启岩户。
棠树大十围,桃花灿欲语。
遗我古铁枝,色比修月斧。
为作古江调,江鸟凌乱舞。
携之谒龙君,湖水吹暮雨。
晚饮花石冈,亭台已无主。
瀛桥步月归,竹枝和铜鼓。
道人早归来,脱冠挂玄武。
【注释】
1.武陵溪:武陵县,今属湖南常宁市。2.五子浦:水名。3.西陆家:指武陵县的西边。4.仙童启岩户:神仙童子打开石门迎接诗人。5.棠树大十围:棠树高大茂盛。6.桃花灿欲语:桃花盛开得如花似锦。7.古铁枝:古铜色铁制的东西。8.古江调:一种古老的曲调。9.湖水吹暮雨:湖水在暮色中被风吹起。10.晚饮花石冈:晚上喝酒于花石岗。11.亭台已无主:亭台已经没有人了。12.瀛桥步月归:在瀛桥上赏月归来。13.竹枝和铜鼓:用竹制的乐器伴奏。14.道人早归来:道士很早就回来了。15.脱冠挂玄武:道士脱下帽子挂在玄武星宿上。
【解析】
这是一首写游湖观景的诗,描写了游览汾湖时的情景,并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联“荡舟武陵溪,朝出五子浦。”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武陵溪游玩的场景,早晨从五子浦出发。武陵溪是湘阴县境内的主要河流之一,发源于东山,流经县城、北洲、长乐等乡,在城北汇入沅江。五子浦位于武陵县西北,距县城约十里,是一处天然的水上游乐场所。诗人泛舟至此,欣赏着沿途美丽的风光,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心情无比舒畅。
第二联“还过西陆家,仙童启岩户。”描述了诗人返回时经过西陆家,那里的神仙童子打开石门迎接他。西陆家是湘阴县的一座小山村,这里风景秀丽,有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在这里游玩,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也体会到了神仙般的境界。
第三联“棠树大十围,桃花灿欲语。”描绘了诗人观赏桃花的情景,桃花盛开得如花似锦,仿佛在与诗人说话。棠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生长在江南地区,其树形优美,枝叶繁茂。桃花也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四联“遗我古铁枝,色比修月斧。”描述诗人收到了一件珍贵的物品——古铁枝。这件礼物的颜色比月亮斧还要鲜艳,象征着美好的祝愿。古铁枝是一种古老的乐器,由古代的铁制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声音悠扬动听,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
第五联“为作古江调,江鸟凌乱舞。”描述了诗人为江鸟创作了一首古江调歌曲,江鸟欢快地随着音乐舞蹈,场面十分热闹。江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们自由自在地飞翔在江河之间,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惊喜。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创作歌曲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第六联“携之谒龙君,湖水吹暮雨。”描述了诗人携带着古江调的歌曲去拜访龙君,湖水在暮色中被风吹拂。龙君是神话传说中的神祇之一,他掌管着水族的命运。诗人带着古江调歌曲去拜访龙君,希望得到他的祝福和认可,希望他能保佑自己平安顺利。同时,湖水也被风吹拂起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气氛。
第七联“晚饮花石冈,亭台已无主。”描述了诗人在花石冈饮酒的情景,亭台已经没有人居住了。花石冈是一块风景优美的土地,这里曾经建有亭台供人游玩休息之用。然而现在却只剩下空荡荡的平台,让人感到有些荒凉和寂寞。
第八联“瀛桥步月归,竹枝和铜鼓。”描述了诗人在瀛桥上赏月归来,同时用竹制的乐器伴奏。瀛桥是一座连接两岸的桥梁,它横跨在水面之上,成为了人们欣赏美景的好地方。在这里赏月归来,可以听到竹制的乐器传来美妙的音乐声,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第九联“道人早归来,脱冠挂玄武。”描述了道士早早地回来,并脱掉帽子悬挂在玄武星宿上。玄武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之一,它掌管着北方的土地和人民。道士们常常佩戴着玄武帽作为标志,以示自己的信仰和身份。这里的道人指的是道士,他们常常修炼道教法术,追求长生不老之道。
第十联“为赋新诗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描述了诗人创作诗歌表达愁苦情绪的经历。他尝试着写诗来诉说自己的愁绪,但最终发现真正理解愁苦的感觉需要亲身经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