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东吴望幽燕,长路北走如登天。
捉来官府竟何补,还望故乡心惘然。
江南冬暖花乱发,朔方苦寒气又偏。
木皮三寸冰六尺,面颊欲裂冻折弦。
卢沟强弩射不过,骑马径度不用船。
宦游远客非所习,狐貉不具绨袍穿。
京师宜富不宜薄,青衫骏马争腾骞。
南邻吹笙厌粱肉,北里鼓瑟罗姝妍。
凄凉朝士有何意,瘦童羸骑鸡鸣前。
太仓粟陈未易籴,中都俸薄难裹缠。
尔来方士颇向用,读书不若烧丹铅。
故人闻之应见笑,如此不归殊可怜。
长林丰草我所爱,羁靮未脱无由缘。
高侯远来肯顾我,裹茗抱被来同眠。
青灯耿耿照土屋,白酒薄薄无荤膻。
破愁为笑出软语,寄书妻孥无一钱。
江湖浩渺足春水,凫雁灭没横秋烟。
何当乞身归故里,图书堆里消残年。
【解析】
本诗作于元和九年(814)冬,诗人任杭州刺史期间。高仁卿自东吴赴湖州,诗人送他至江边,并作此诗以赠。“江南”二句是说:江南的冬天暖和,花儿盛开,而朔方却是寒风凛冽。“木皮”二句是说:木皮厚三寸,冰面有六尺宽,脸面都冻得要裂开一样。“卢沟”四句是说:卢沟河的强弩射不中飞来的雁,骑马渡过黄河也不用船。“宦游”八句是说:做官的远行客并不熟悉家乡的环境,狐貉之裘也没有备齐。“京师”四句是说:京师的物价应该富足,不应过于节约,青衫骏马争相竞跑。“南邻”四句是说:南邻吹奏笙箫,厌腻了粱肉等山珍海味;北里的乐师弹着瑟,也弹奏出美女的姿容。“朝士”四句是说:朝廷中的清贵之士,对这种生活感到凄凉。“太仓”四句是说:太仓里的粟米陈积未易卖出去,中都的俸禄薄难以裹缠。“尔来”以下四句是说:近来方士颇被重用,读书不如烧炼丹砂。故人闻之应见笑,如此不归殊可怜。“长林”以下十句是说:长林丰草我喜爱,羁靮未脱无由缘。高侯远来肯顾我,包裹茶叶抱被子同眠。“青灯”以下十句是说:青灯耿耿照土屋,白酒薄薄无荤膻。破愁为笑出软语,寄书妻孥无一钱。江湖浩渺足春水,凫雁灭没横秋烟。何当乞身归故里,图书堆里消残年。
【答案】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诗人送朋友高仁卿还湖州,作《送高仁卿还湖州》送别。
全诗分上下两章。上章写友人离去时的情景。首联写友人远去时的心情:他离开东吴,到幽燕之地任职,路途遥远艰难,好像攀登高山那样艰险。颔联写友人在官府中无所作为,只能空怀壮志,徒然地望故乡。颈联写友人所到的地方气候条件恶劣,使他倍感寒冷,连面颊都开裂了,冻裂的弦音发出的声音都像断了一样。尾联写友人在旅途中的处境十分艰苦,卢沟河畔的弓箭射不到大雁。中间四句写友人在旅途中的处境也十分艰困,骑马经过黄河时无法渡船。这两句是对首联中“如登天”的比喻的补充说明,突出了旅途的艰难。
下章写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首联写诗人自己远离京城,过着贫苦的生活,心中充满惆怅。颔联写诗人在仕途上的失意,他不愿穿狐貉之裘,因为身上的衣服单薄,难以御寒。颈联写京城物价高昂,诗人穿着青衫骏马奔走在繁华的城市之中,仍觉得不够气派。尾联写诗人在官场上的失意,他不愿在官场中求取富贵,而是向往山林隐居。最后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他担心友人在异地孤独寂寞,因此给他写信,告诉他家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