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戈短景去匆匆,回首南朝一梦中。
世事尽随天道北,春正依旧斗杓东。
四时玉烛堪调燮,万国车书想混同。
寂寞荒山老松树,看渠梅柳竞春风。

正旦有感

干戈短景去匆匆,回首南朝一梦中。

世事尽随天道北,春正依旧斗杓东。

四时玉烛堪调燮,万国车书想混同。

寂寞荒山老松树,看渠梅柳竞春风。

注释:

  1. 干戈:古代兵器,这里指战争。短景:短暂的时光。
  2. 回首:回顾过去。南朝:指南朝的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梦中:比喻短暂和虚幻。
  3. 世事:指世间的一切事物或事情。尽:全部。随:顺从。天道:自然的法则或规律。北:北方,这里指时间流逝的方向。
  4. 四时:四季。玉烛:指月亮,古人常以玉为象征,月圆如盘,故称玉盘。堪:能够。调燮:调节,这里指调整季节。万国:指天下各国。车书:指国家与国家的交往和关系。想:期望。混同:融合在一起。
  5. 寂寞:孤独,冷清。荒山:荒凉的山。老松树:年岁已高的松树。看:观察。渠:他,指松、梅、柳等植物。梅柳:指梅花和柳树,通常用来象征坚韧和生命力。竞:竞争。春风:春天的风,也比喻温暖的气候。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的《正旦即事》之一。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景的追求。

首句“干戈短景去匆匆”,以简短的笔触勾勒出战争结束的场景,暗示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逆转。接着,“回首南朝一梦中”,诗人通过“回首”二字,巧妙地将读者的目光引向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往事。这里的“南朝”,既指历史上的南宋时期,又隐含了诗人对那个时代的怀念之情。而“一梦中”,则表达了诗人对那段往事的模糊不清,仿佛是一场梦一般,让人不禁感慨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

第二句“世事尽随天道北”,进一步强调了历史变迁的必然性。这里的“天道”,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规律或社会发展的趋势。诗人通过“尽随”二字,表达了世事的发展总是顺应这一规律的,无论人的意志如何坚定,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接下来的两句“春正依旧斗杓东”,则转向描写大自然的美好景象。这里的“春正”,指的是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而“斗杓东”,则是对北斗七星位置的描述。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向往。

最后两句“四时玉烛堪调燮,万国车书想混同”,则是诗人对于和谐统一的社会理想的展望。这里的“四时玉烛”,指的是四季交替的规律,也象征着社会的有序运行。而“万国车书想混同”,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国家之间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期望。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现实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景的追求。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寓意深刻,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