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冠兼卉服,老去乐清贫。
流水琴中趣,闲云物外身。
竹房留客惯,花径弄孙频。
自有幽栖处,喧嚣颇厌人。

【注释】:

  1. 铁冠兼卉服,老去乐清贫。铁冠指道士所戴的道冠,卉服即布衣。
  2. 流水琴中趣,闲云物外身。流水、闲云,都是诗人在山水之中的心境。
  3. 竹房留客惯,花径弄孙频。竹房是诗人的居处,花径是供孙子玩耍的地方。
  4. 自有幽栖处,喧嚣颇厌人。自有,表示自己拥有。喧嚣表示吵闹。

【译文】:
我戴着道士的帽子,穿着布衣,过着清贫的生活,这让我快乐。在流动的水声中,我找到了乐趣;在飘浮的云彩之外,我找到了自在的身体。我的屋子被竹子包围着,经常有客人留宿;花园的小径上,我常常和孙子一起玩耍。我有我自己喜欢隐居的地方,嘈杂的声音让我感到厌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诗,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铁冠兼卉服,老去乐清贫。”描绘了诗人的身份和生活方式。铁冠代表的是道士的身份,卉服则是平民百姓的服饰。这里的“老去”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而“乐清贫”则表明了他对清贫生活的热爱。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心态。

次句“流水琴中趣,闲云物外身。”进一步描绘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流水和琴声构成了他的音乐世界,而闲云则是他自由自在的象征。这里的“物外身”表达了他超然物外的心境。

第三句“竹房留客惯,花径弄孙频。”描绘了他的居所和活动场所。竹房是他常住的地方,花径则是供孙子玩耍的小径。这里的“弄孙频”展现了他与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最后一句“自有幽栖处,喧嚣颇厌人。”总结了他的隐居生活。他有着自己理想的隐居之所,而且对于嘈杂的声音感到非常厌倦。这句诗表达了他对安静生活的追求和对外界纷扰的反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自己生活方式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