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人皆有,嗟君独可哀。
金陵归白骨,玉笥失英才。
猿啸悲风急,山空古木摧。
相过一洒泪,明月照苍苔。
【注释】
《挽陈长史丝溪二首·其二》:这是杜甫为友人陈子昂的挽歌。“一死人皆有,嗟君独可哀”,是说:世上死去的人到处都是,而你却最值得哀悼;“金陵归白骨,玉笥失英才”,是说:你在金陵(今南京)战死,尸骨埋在白骨堆中;你才华横溢,却在玉笥山丧命;“猿啸悲风急,山空古木摧”,是说:猿猴悲鸣,秋风呼啸;山间古树被风吹倒;“相过一洒泪,明月照苍苔”,是说:朋友相见,共洒相思之泪;皎洁的月光照耀着青苔般的山石。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当时诗人在长安,因见友人陈子昂在洛阳被杀,写下此诗。诗的前四句写友人被杀后的情况和作者的感受。
开头两句“一死人皆有,嗟君独可哀”,意思是说:世上死去的人到处都是,只有你特别值得哀叹。这两句话表面上似乎是在感叹人世间的无常,实际上却是在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因为友人陈子昂虽然才华横溢,但却命运多舛,最终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这样的结果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呢?因此,当听到这样的消息时,杜甫不禁感到无比的悲痛。
接下来两句“金陵归白骨,玉笥失英才”,则是进一步描述了陈子昂惨死的经过。金陵(今南京)是古代帝王的都城,也是兵家必争之地。陈子昂在这里被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讽刺和嘲笑。而“玉笥失英才”则是指陈子昂才华横溢,但最终却死于非命。这种反差使得他的死更加令人痛心疾首。
接下来的两句“猿啸悲风急,山空古木摧”,则是进一步描绘了当时的环境氛围。猿猴的悲呜和狂风的呼啸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而山间的古树也被风吹得七零八落,更增添了一份荒凉之感。这种自然景观与人物的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最后两句“相过一洒泪,明月照苍苔”,则是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这里所说的“相过”是指朋友相聚,共同度过时光。而“洒泪”则是表达他们对逝去的友情的怀念和不舍之情。最后一句“明月照苍苔”则是通过月光洒在青苔上的景象来映衬出他们友谊的长久和珍贵。
这首诗通过对陈子昂惨死的情景和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深厚情谊和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