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无为万国清,先生归隐一身轻。
宠荣百世留宸翰,辛苦平生在圣经。
闭户日长恒著述,杖藜身老尚逢迎。
吟看碧嶂清江雨,梦绕红楼紫禁城。
四皓已能成远业,二疏还可并高名。
朝廷自昔尊耆旧,乡邑如今重典刑。
远想风流嗟未识,独惭疏懒苦无成。
风骚谩效当时体,韶濩犹怀太古声。
俯仰乾坤同此道,睽离南北复何情。
寄诗为说相思意,更约山中煮茯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名为《寄张助教美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 圣主无为万国清,先生归隐一身轻。
- “圣主”指的是英明的君主,“无为”即不刻意干预,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万国清”则意味着天下太平、政治清明。这里的关键词是“圣主”、“清”,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赞赏与期待。
- 宠荣百世留宸翰,辛苦平生在圣经。
- “宸翰”指帝王的笔迹或诏书,这里用来形容皇帝赐予的荣宠。“圣经”则是古代文献中的经典之书,这里指代了作者一生辛勤著述的作品。这里的关键词是“宸翰”、“圣经”,体现了作者对于自己著作的珍视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 闭户日长恒著述,杖藜身老尚逢迎。
- “闭户”指的是闭门不出,专心写作。“日长”说明时间充裕,可以安心创作。“杖藜”是一种手杖,常用来表示年迈。“逢迎”在这里可能是指作者在晚年仍然坚持写作,尽管身体衰老但依旧保持对文学的热情。这里的关键词是“闭户”、“杖藜”,强调了作者晚年依然坚守文学创作的精神。
- 吟看碧嶂清江雨,梦绕红楼紫禁城。
- “碧嶂”指的是绿色的山峰,“清江”指的是清澈的江水。“红楼”可能是指皇家的园林,而“紫禁城”是故宫的旧称,这里借指皇家的宫殿。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山水间吟咏和梦中追寻美好事物的情景。这里的关键词是“碧嶂”、“清江”、“红楼”、“紫禁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理想国度的追求。
- 四皓已能成远业,二疏还可并高名。
- “四皓”指的是汉初四位隐居的贤士,他们的名声远扬。“二疏”则可能是指汉代的两位著名谏臣,他们在朝廷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这句诗通过对比,表明无论是隐居还是入仕,都有其各自的成就和名望。这里的关键词是“四皓”、“二疏”,体现了作者对不同人生道路的评价和尊重。
- 朝廷自昔尊耆旧,乡邑如今重典刑。
- “朝廷”指的是国家政权机构,“耆旧”则是指德高望重的长者。“乡邑”则是指地方。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于前辈人物的尊崇和对于地方法治的重视。这里的关键词是“朝廷”、“耆旧”、“乡邑”,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看法。
- 远想风流嗟未识,独惭疏懒苦无成。
- “远想”指的是遥想或想象。“风流”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和风采。“嗟未识”表示遗憾自己未能见识到这些风流人物。“独惭”则表示自己的谦逊和自责。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未能见到历史上风流人物的遗憾和对自己未能有所成就的羞愧感。这里的关键词是“风流”、“嗟未识”、“独惭”,反映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 风骚谩效当时体,韶濩犹怀太古声。
- “风骚”指的是诗歌创作的风格或才情。“太古声”则是对远古时代音乐风格的怀念。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古典文学的欣赏和对传统音乐的怀念。这里的关键词是“风骚”、“太古”、“韶濩”,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追求和文化情怀。
- 俯仰乾坤同此道,睽离南北复何情。
- “俯仰乾坤”指的是上下观察天地,比喻人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同此道”表示人们共同遵循的道理或价值观。“睽离”则可能是指分离或分歧的意思,这里用以表达对南北分离现象的情感态度。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世界和人类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南北分裂所引发情感的思索。这里的关键词是“俯仰”、“乾坤”、“同此道”、“睽离”。
- 寄诗为说相思意,更约山中煮茯苓。
- “寄诗”指的是写诗表达相思之情。“为说”表示为了讲述、传达某种意思。“相思意”则是指彼此思念的情感。“煮茯苓”可能是作者的一种养生方式,茯苓具有安神益智的功效,这里用来表达对健康长寿的祝愿。这句诗表达了作者通过诗词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并通过这种方式传递心意,同时也寄托了对健康长寿的期望。这里的关键词是“寄诗”、“相思意”、“煮茯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对历史的回顾、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以及对友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通过对诗句的逐句解读和赏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