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足清溪水已寒,青山犹有此衣冠。
黄尘三尺乌靴底,谁与归来把钓竿?

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人以清澈的溪水和青山为背景,描绘了一位穿着古装的人物,在黄尘滚滚的世界中,显得格外突出。接下来,将逐句解析这首诗:

  1. 第一句:“濯足清溪水已寒”,描述了诗人踏在清凉的溪水中,感受到了水的寒冷。这里的“濯足”意味着诗人在水中泡脚,而“清溪水已寒”则描绘了溪水的清凉和寂静。这一句通过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感受,传达了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感觉。
  2. 第二句:“青山犹有此衣冠”,这句表达了即使是青山这样的自然景物,也似乎保留着人的衣冠痕迹。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青山人格化,使其具有了人类的特征。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想象力,又增添了诗句的神秘感。
  3. 第三句:“黄尘三尺乌靴底”,描绘了诗人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脚下的鞋底沾满了尘土。这里的“黄尘三尺”形容尘土浓厚到了极点,而“乌靴底”则暗示了诗人行走的艰辛。这句话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艰辛而真实的场景。
  4. 第四句:“谁与归来把钓竿?”这是整首诗中的疑问句,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这里的“谁与”意味着“与谁一同”,“归来把钓竿”则是诗人想象中的归隐生活场景,即在山中垂钓,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从对自然的赞美到对现实的感慨,再到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贯穿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