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太始雪,玉光郁巑岏。
积之非岁月,坐而阅暑寒。
纯白既不变,空明谅非难。
悬冰松梢堕,危石涧底蟠。
维时古真人,头峨切云冠。
闵世方内热,忧喜亏其完。
燕坐以观复,一念万劫宽。
问之何因耳,笑指青琅玕。

【注释】太始:即“大始”,古代的一种时间概念。

巑岏(yín):形容山峻峭,险峻不平的样子。

积之非岁月:积累起来并不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空明:指清澈明亮。谅:相信,以为。

悬冰松梢堕:悬挂在松树枝条上的冰从树上掉落下来。

危石涧底蟠:高高的石头嵌在山涧里。

古真人:古代的得道高人。

闵世方内热:感叹人间的时局不正。闵:感叹。

忧喜亏其完:忧虑和喜悦使他的精神受损。

青琅玕:指珍贵的美玉。

【赏析】《山雪斋》是一首七言诗,诗人借对山中积雪的描述来表达自己隐居山林、修身养性的志向和追求。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首联“山中太始雪,玉光郁巑岏。”描绘了一幅冬日山中的壮丽景象。太始,是古代的一种时间概念,这里用来表示时间的漫长。玉光,指洁白明亮的光泽,用来形容山上的积雪晶莹剔透。郁巑岏,形容山峻峭,险峻不平的样子。

颔联“积之非岁月,坐而阅暑寒。”进一步描绘了积雪的状态。积之非岁月,意指积雪并非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显现出来;坐而阅暑寒,则表达了诗人静坐欣赏雪景时的心境。

颈联“纯白既不变,空明谅非难。”继续描述积雪的特点。这里的纯白是指白雪的纯净无暇,不变则强调了这种纯洁不会随时间消逝;空明则是形容雪的清澈明亮,没有杂质。这两联都表现了雪的特质和诗人的审美观。

诗人转向对山景的描绘:“悬冰松梢堕,危石涧底蟠。”描述了冰雪覆盖的景象,以及它们在自然中的形态。悬冰是指挂在枝头的冰挂,松梢堕意指冰挂在松树的枝条上坠落下来;危石涧底蟠则形容高高的石头嵌在山涧里。这些景象都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尾联“维时古真人,头峨切云冠。”引入了一位古代的仙人形象。头峨切云冠,形容他头戴高耸入云的帽子,象征着他的高洁和超凡脱俗。这一细节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追求:“闵世方内热,忧喜亏其完。”感叹世间纷扰复杂,内心却保持清凉宁静。忧喜亏其完意指因忧虑和喜悦而导致精神受损。

尾联又以问答形式结束:“问之何因耳,笑指青琅玕。”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答案,并指向珍贵的美玉——青琅玕。这既是对前面的总结,也是对全文主题的升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