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咸新起读书楼,十二栏杆五月秋。
万卷烟云香墨润,一灯风露碧窗幽。
新题华扁回鸾凤,高卷朱帘近斗牛。
不用金籯遗孙子,好传鸿宝继前修。
注释:
阿咸新起读书楼,十二栏杆五月秋。
万卷烟云香墨润,一灯风露碧窗幽。
新题华扁回鸾凤,高卷朱帘近斗牛。
不用金籯遗孙子,好传鸿宝继前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读书楼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读书楼的美景和氛围,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和热爱。
首句“阿咸新起读书楼”中,阿咸是人名,这里指侄女;新起读书楼,即新建了一座读书楼。这里的“新起”二字,既表明了读书楼刚刚建立,也暗示了它的重要性。
第二句“十二栏杆五月秋”,描绘了读书楼的外观。十二栏杆,形象地勾勒出读书楼的高大与壮观;五月秋,则点明了季节,为诗歌增添了一丝浓厚的文化气息。
第三句“万卷烟云香墨润”中,万卷烟云形容读书楼收藏的书籍数量之多,如烟云般浩渺;香墨润则形容书籍的珍贵和阅读时的愉悦。这一句既展示了读书楼的规模,又展现了其文化底蕴。
第四句“一灯风露碧窗幽”,以一灯风露碧窗幽形容读书的环境。这里,一灯、风露和碧窗,都是读书时常见的元素;而幽则是形容环境宁静,适合读书。这一句既展现了读书环境的静谧,又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
第五句“新题华扁回鸾凤”,描绘了读书楼的门匾。新题华扁,意为门匾上的字是崭新的;回鸾凤,则是比喻门匾如同飞龙在天,寓意吉祥。这一句既展现了门匾的美观,又表达了对读书楼的祝福和期许。
第六句“高卷朱帘近斗牛”,描绘了读书楼窗户的开启方式。高卷朱帘,形容窗户高高卷起,便于观赏星空;近斗牛,则是形容窗户的位置接近牛郎星和牵牛星,寓意读书人的志向。这一句既展示了读书楼的建筑特点,又表达了作者对读书人的期待。
最后两句“不用金籯遗孙子,好传鸿宝继前修”中,不用金籯指的是不要浪费金银财宝;遗孙子,则是希望这些财富能够留给子孙后代。好传鸿宝,意为好好传承这些宝贵的知识和智慧;继前修,则是希望后人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这些知识。这一句既表达了对读书人的祝愿,又体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读书楼的描绘,赞美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同时,通过对读书环境的描述和对读书者的期许,传达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文化的传承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