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馀五十二毛新,三十年中在战尘。
说与儿童都不听,为渠生是太平人。
注释:
忆昔:回忆过去。
年馀五十二毛新,三十年中在战尘:我已经过了五十多岁了,在战乱中度过了三十年。
说与儿童都不听,为渠生是太平人:我告诉孩子们这些事,他们都不听了,因为我是太平时代出生的人。
译文:
回忆过去,我已经过了五十多岁了,在战乱中度过了三十年。我告诉孩子们这些事,他们都不听了,因为我是太平时代出生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战争生活,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的“年馀五十二毛新”指的是诗人已经五十多岁了,而“三十馀年在战尘”则是指诗人在战乱中度过的漫长岁月。这两行诗通过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说与儿童都不听,为渠生是太平人”,则是诗人对自己身世的一种感慨。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在战乱中活下来,是因为他生活在太平时代,而不是像孩子们那样在战火中挣扎求生。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以回忆过去的战争生活开始,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