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月明满,三五月明缺。
行人去未远,忽若三年别。
此时道路间,北风何猎猎。
局促瘏马悲,萧条秋草歇。
所遇非所欢,中怀安可说。
不念故里闾,甘为苦霜雪。

【注释】

三五月明:农历三月和五月,草木生长茂盛。

三五月明缺:农历三月和五月,草木生长稀疏。

行人去未远:行人离去并不遥远。

忽若三年别:突然好像已经过了三年时间了。

北风何猎猎:北风吹动树枝发出飒飒的声响。

局促瘏马悲:马儿被束缚得很紧,感到十分难受而悲伤。

萧条秋草歇:秋天的草丛已经衰败枯黄。

所遇非所欢:所遇到的都不是自己喜欢的。

中怀安可说:心中怀着的话怎么可以说得完?

不念故里闾:不思念故乡的邻里亲朋。

甘为苦霜雪:愿意忍受严寒的冰雪。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客居异乡时的孤独与寂寞,表现了一种强烈的思乡之情。全篇以“三五月明”作开头,点出季节,接着描写景物,渲染气氛。“行人去未远,忽若三年别”,用一个问句,把读者引入一种迷茫之中,似乎行人刚刚离开不久,却像已经过了三年似的;这种错觉使诗人产生了一种时过境迁的感觉。“此时道路间,北风何猎猎”是进一步描绘环境,渲染气氛,使人更加感到凄凉、悲戚。“局促瘏马悲,萧条秋草歇”两句,则更具体地描写了诗人的心境和处境。这两句中的“局促”、“瘏马”都是对羁旅生活的形容。马受拘束,不能自由奔驰,自然不免悲鸣哀叫;人处在旅途之中,也难免因秋风萧瑟而感到惆怅无聊。“萧条”二字更是将诗人的愁思写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诗人又回到“三五月明”上来,但这时的心情已大不同于前。原来,“所遇非所欢”的“所遇”,指的就是前面所描写的那些景物;而“非所欢”,则是诗人心情的一种反映。他之所以要如此写,是为了说明自己并不是因为那些景物本身而产生的感情;而是因为自己的处境和心情,才使得自己感到这些景物是“非所欢”的。这样,诗人就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完全表露出来了,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浓厚的悲剧气氛。

全诗四句一转韵,首尾呼应。从结构上看,这是一首抒情诗。但从内容上来看,它也可以算作一篇游记。诗人在这首诗中,不仅写出了自己的情感,还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从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