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晚节从赤松,武侯早岁称卧龙,仇秦复汉身始终。
渊明初非避俗翁,两侯大节将无同。
阳秋甲子法王正,持笔宛有长沙雄。
易地灞上祁山功,王弘何恨奉吾足,督邮能芥平生胸。
归来种豆南山中,斜川只许桃源通。
门前五柳春蒙蒙,落絮不与江波东。
环堵萧然吾未穷,北窗尽有羲皇风。
画图不尽千古意,诗成一笑浮云空。

题渊明归去图

留侯晚节从赤松,武侯早岁称卧龙,仇秦复汉身始终。

渊明初非避俗翁,两侯大节将无同。

阳秋甲子法王正,持笔宛有长沙雄。

易地灞上祁山功,王弘何恨奉吾足,督邮能芥平生胸。

归来种豆南山中,斜川只许桃源通。

门前五柳春蒙蒙,落絮不与江波东。

环堵萧然吾未穷,北窗尽有羲皇风。

画图不尽千古意,诗成一笑浮云空。

译文:

  1. 留侯晚年效仿赤松子,诸葛亮年轻时被称为卧龙,都是为了复仇而战到最终的胜利。
  2. 陶渊明最初并非为了逃避世俗的人,而是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与这两位古代的伟人一样,有着高尚的气节。
  3. 用阳历计算年龄和天干地支来推算出生辰八字的方法,就像王弘那样,他能够为刘备效力,没有遗憾。
  4. 回到南山种植豆子,只有在桃花源才能找到这样的景色。
  5. 门前的五棵柳树在春风中摇曳,落花不会飘落在江面上。
  6. 家里虽然简陋但我并不觉得贫穷,因为北窗上有羲皇(指黄帝)的清风吹拂。
  7. 画图无法完全表达出千年前的情景,但是通过诗歌可以感受到那种超脱尘世的轻松和洒脱。
  8.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回归自然的心境,以及他对世事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陶渊明归田隐居生活的诗。作者以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陶渊明高洁人格的赞美以及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己的情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