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槐疏雨作新凉,犹记雠书白玉堂。
银烛夜分供细字,宫壶晓赐出明光。
盘堆苜蓿青毡冷,衣染檀花束带长。
宣室若蒙天子问,定知贾谊在沅湘。
高槐疏雨作新凉,犹记雠书白玉堂。
银烛夜分供细字,宫壶晓赐出明光。
盘堆苜蓿青毡冷,衣染檀花束带长。
宣室若蒙天子问,定知贾谊在沅湘。
注释与解析:
**1. ** 高槐疏雨作新凉,犹记雠书白玉堂。
- 高槐疏雨作新凉:描述了一个凉爽清新的夜晚,高高的槐树枝条上挂着几滴小雨珠,给这寂静的夜晚带来了一丝清凉。
- 犹记雠书白玉堂:回忆起以前曾在白玉堂(可能是指书房或者某个重要的场所)中勤奋学习的情景。雠书即校对书籍,突显了作者对于学问的严谨态度和对知识的追求。
**2. ** 银烛夜分供细字,宫壶晓赐出明光。
- 银烛夜分供细字:使用银色的蜡烛来照明,以便仔细地抄写或阅读那些珍贵的文字资料。
- 宫壶晓赐出明光:早晨时分,皇帝会赐予这些珍贵的文献,使其光芒四射,如同珍宝一般受到重视和珍视。
**3. ** 盘堆苜蓿青毡冷,衣染檀花束带长。
- 盘堆苜蓿青毡冷:描述了一种场景,可能是在一个寒冷的早晨,人们围坐在青毡上享用食物,而苜蓿(一种蔬菜)被摆放得满满当当。
- 衣染檀花束带长:提到了穿着用檀木制成的香料染色的衣服,并佩戴着长带子,暗示了一种优雅和高贵的生活方式。
**4. ** 宣室若蒙天子问,定知贾谊在沅湘。
- 宣室若蒙天子问:如果有机会直接询问皇帝的话,可以知道像贾谊这样的贤才依然活跃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
- 贾谊在沅湘: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曾因政治原因被贬谪到湖南的沅湘地区,此处暗指有才能的人可能会被遗忘或流放。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夜晚和清晨的珍贵时刻,以及人物的行为和服饰细节,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绘,传达出作者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人才的期待和关注。同时,诗中的“贾谊在沅湘”一语也隐含了对历史变迁下人才命运的关注。